準自首有兩個成立條件是什么
準自首有兩個成立條件:一個是主體條件,一個是罪行供述條件。
一、準自首的主體范圍。
根據現行《刑法》第67條第2款的規定,下列人員可以成立準自首:?被采取強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或正在服刑的罪犯。但是筆者認為,對被訊問的犯罪嫌疑人,如果不遵守偵察人員的規定,其人身自由就會受到限制,在這種情況下如實交待司法機關尚未掌握的本人其他罪行的,可以成立自首,從而成為準自首的主體;被單處罰金的刑的罪犯雖然沒有被關押,但是也屬于正在服刑的罪犯,他們在執行期間如實供述司法機關還未掌握的要人其他罪行的,也能成為準自首的主體;緩刑是附條件的不執行原判刑罰,而解釋是條件地提前將犯罪人予以釋放。在緩刑考驗期內,假釋考驗期內交待司法機關尚未掌握的本人其他犯罪行為,也可成立為準自首的主體。
這種情況下,行為人的行為實質與準自首并無本質區別,也符合自首的本質特征,應當認定為自首。因為行為人主動交代自己尚未被司法機關掌握的罪行,顯然也是主動將自己交付國家追訴。對其不以自首論,又有失公平。
二、從罪行供述條件看,是限定在司法機關尚未掌握的本人其他罪行。
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處理自首和立功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二條、第四條的規定,被采取強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和正在服刑的罪犯,如實供述司法機關尚未掌握的罪行,只有“與司法已掌握或者判決確定的罪行屬不同種罪行的”,方能“以自首論”;如果屬同種罪行的,則“可以酌情從輕處罰;如實供述的同種罪行較重的,一般應當從輕處罰”,但不能認定成立自首。
對《刑法》第六十七條第二款所規定的“其他罪行”,根據解釋的規定,僅限于本人所犯的一種罪行,不包括同種罪行。需要特別指出的是:根據我國通行的罪數形態理論,如果行為人所犯數罪分別觸犯選擇性罪名中的不同罪名時,則該數罪仍屬于同種罪行,而非不同種罪行。例如:行為人先為他人運輸毒品,其后又販賣毒品,其兩次犯罪行為的具體性質、所觸犯的具體罪名雖不盡一致(前者構成運輸毒品罪,后者構成販賣毒品罪),但由于走私、販賣、運輸、制造毒品罪系選擇性罪名,故行為人所犯的上述兩罪仍應被認為是同種罪行。因此,如果行為人在后來販賣毒品的過程中被抓獲,其又如實供述除其所犯的尚未被司法機關掌握的運輸毒品罪行的,則根據司法解釋規定,仍不能認定成立自首。
如果您的問題比較復雜,我們律霸網也提供律師在線咨詢服務,歡迎您前來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基金交易規則是什么
2020-12-27提起專利無效要注意的問題
2020-11-15何為“自書遺囑”
2021-02-17手寫的紙質版離婚協議書有效嗎
2020-12-05一般用人單位是怎么舉證
2020-11-26試用期是勞動合同期限法律規定嗎
2021-01-21員工與公司解除合同能否要到賠償
2020-12-22勞動糾紛處理的方式有哪些
2020-12-04勞動糾紛的一裁終局
2021-01-11不激納養老金是否屬勞動爭議
2021-03-04人身保險合同可以雙賠嗎
2021-01-19保險公司車險理賠程序
2021-03-03第三者定義范圍不同 撞了家人保險公司賠嗎
2021-01-02少年摔了一跤死了 保險公司卻不肯賠付
2021-01-26車禍死者身份不明也可保險理賠
2020-12-22保險受益權之定性分析
2020-12-16保險合同是指什么
2021-01-20確定土地承包經營權應頒發什么證
2021-02-21什么人能繼承土地承包經營權
2021-01-03土地承包的經營權可以轉包嗎
2020-1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