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減刑假釋案件審理方式的現狀
據初步統計,2007年至2009年,法院審理減刑假釋案件全部采用書面審理的方式,基本上不用聽取罪犯的意見,三年間聽取申請減刑假釋罪犯意見的總共只有6件。而在這三年間,檢察院對監獄減刑假釋建議提出不同反對意見的只有3件。此外,北京某中院2007年至2009年受理的減刑假釋案件分別為2164件、2198件、2342件,裁定不予審理的分別為4件、7件、6件,除2007年有5.8%的案件采用聽證程序外,其余案件均采用書面審理的方式。
綜上,目前減刑假釋案件的審理特點有:一是書面審理是主要的審理方式,整個審理過程比較封閉;二是罪犯沒有參與審理程序,無法發表意見;三是法院依賴監獄等執行機關提供的書面材料審理,無法詳細了解罪犯的減刑假釋情況,對減刑假釋案件的裁定更多的是履行一種審批手續,近三年減刑假釋案件的裁定駁回率分別是0.3%、0.2%、0.2%;四是檢察院未能充分發揮執行監督的作用,不能有效監督減刑假釋案件的審理。
(二)減刑假釋案件傳統審理方式存在的問題
現有減刑假釋案件的審理方式遠不能適應審判的需要,操作性不強,易引起司法適用的混亂。伴隨時間推移,傳統審理方式也暴露出越來越多的問題和弊端。
1.司法裁判程序異化為行政審批程序。減刑假釋的裁判本質上屬于司法審判權的范疇,書面審理是傳統的審理方式,人民法院作出的裁定結論完全是依據監獄、看守所等執行機關上報的書面材料。在整個裁判過程中既無檢察院的監督,也沒有申請減刑假釋的罪犯、被害人的參與;既無法庭調查,也無法庭辯論。法院對減刑假釋的裁定權,實際成為形式意義上的履行審批手續。這樣的裁判過程充斥著強烈的單向性、行政性,法院的裁判行為更像是上級機關審批下級機關的行政報告、決定,與其說是司法審判行為,不如說是準行政行為。
2.法院審查流于形式,減刑假釋條件難以查明。法院僅憑執行機關提供的書面材料,難以把握罪犯的改造情況。如果要正確判斷罪犯是否符合減刑假釋的條件,法院必須進行充分的調查、核實,僅僅通過書面材料的審核,即使其中存在虛假或者不實之處,法院也很難查明。如前文所述,法院裁定駁回執行機關提請減刑假釋建議的比例極低,其中重要的原因即在于此。誠如最高人民法院江必新副院長所言,這是法院放棄司法責任的表現
3.權利保障缺位,程序正當性缺失。程序正義的基本要求是與裁判結果有關的人應當參與到裁判的制作過程中來,罪犯在減刑假釋程序中應該享有對不利裁判時的申辯甚至救濟的權利。[2]司法實踐卻迥然相反,減刑假釋審理程序中,申請減刑假釋的罪犯只有被動地接受調查的義務,不能主張權利。被害人更是被絕對地排除在審理程序之外,沒有表達自身意見的渠道,這樣既不符合刑罰的報應功能,也不能有效地保護被害人的正當權利。
4.監督不到位,易引發腐敗。法院監督、檢察監督、社會監督等監督形式在減刑假釋審理過程中未能充分發揮作用。由于不負責具體的刑罰執行活動,無法通過日常的刑罰執行活動了解罪犯的真實表現,法院對于執行機關報送的材料無法進行實質性的調查核實。這樣的監督是膚淺的、蒼白的,徒具形式的。執行機關主導型的減刑假釋案件適用機制,極易導致行刑腐敗。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精裝修樣品房是否屬于合同要約
2021-03-21產假期間的社保由誰來交
2020-12-21親等是如何計算的
2021-02-122020交通事故進行傷殘鑒定有哪些流程
2021-02-21消除不良逾期記錄的方法有哪些
2020-12-23勞動合同主體變更需要重新簽訂勞動合同嗎
2021-03-08勞務關系有哪些法律規定
2021-03-13領導暗示辭退一定要辭職嗎
2020-12-31公司經濟性裁員的規定
2021-01-15勞動爭議調解委員會的調解什么時候結束
2021-03-20被保險人范圍及人壽保險理賠申請人的要求是什么
2021-02-01貨物運輸途中滅失,代辦托運人需要賠償嗎
2021-01-03詳解相互保險公司的優劣勢
2020-12-01保險合同糾紛
2021-01-15航班延誤險得不到理賠怎么辦
2020-12-15人壽保險單的注意事項有哪些
2021-01-26什么叫做保費墊付
2021-01-21固定資產購買保險的流程
2021-02-20網絡投保的銷售情況是怎樣的
2020-12-28保險合同的變更內容包括了哪些權利和義務
2021-0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