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假釋
假釋是指被判處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在執行了一定時間的刑罰之后,如果認真遵守監規,接受教育改造,確有悔改表現,不致再危害社會的,司法機關將其附條件地予以提前釋放的一種刑罰執行制度。
假釋的基本條件是什么
1、假釋是使犯罪分子提前回到社會上,因此,必須附加一定的條件:
(1)適用假釋的對象只能是被判處有期徒刑和無期徒刑的犯容分子。但是對累犯以及因殺人、爆炸、搶劫、強奸、綁架等暴力性犯罪被判處10年以上有期徒刑、無期徒刑的犯罪分子,不得假釋。
(2)適用假釋的刑期條件。被判處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執行原判刑期二分之一以上,被判處無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實際執行10年以上,才可以適用假釋。
適用假釋如果有特殊情況,經最高人民法院核準,可以不受上述執行刑期的限制。"特殊情況",是指國家政治、國防、外交、民族、宗教等方面特殊需要的情況。
(3)適用假釋的實質條件,犯罪分子在刑罰執行期間,必須認真遵守監規,接受教育改造,確有悔改表現,不致再危害社會。
2、假釋的程序與減刑相同,同時,刑法也明確規定,非經法定程序不得進行假釋。
3、假釋的考驗期限。有期徒刑的假釋考驗期限為沒有執行完的刑期;無期徒刑的假釋考驗期限為10年。假釋犯在假釋考驗期限內應當遵守下列規定:
(1)遵守法律、行政法規,服從監督;
(2)按照監督機關的規定報告自己的活動情況;
(3)遵守監督機關關于會客的規定;
(4)離開所居住的市、縣或者遷居,應當報經監督機關批準。
4、對假釋犯的監督及處理。被假釋的犯罪分子,在假釋考驗期限內,由公安機關予以監督。根據其不同表現作出不同的處理:
(1)如果假釋犯在假釋考驗期限內又犯新罪,無論所犯的新罪是故意犯罪還是過失犯罪,是重罪還是輕罪,都要撤銷假釋,對新罪作出判決,將新罪所判處的刑罰與前罪沒有執行完的刑罰,按照刑法第71條規定的數罪并罰原則,決定應當執行的刑罰。
(2)在假釋考驗期限內,如果發現假釋犯在原判決前還有沒判決的罪,而且沒被判決的罪沒有超過追訴時效,也應當撤銷假釋,對沒有判決的罪作出判決,將未判之罪所判處的刑罰與前罪處的刑罰,按照刑法第70條規定的數罪并罰原則,決定應當執的刑罰。已經執行的刑罰,應當計算在新判決決定的刑期以內。
綜合上面的介紹,假釋是使犯罪分子提前回到社會上,因此,必須附加一定的條件。相信大家看了上面介紹后,對于對假釋犯如何監督的法律知識有了一定的了解,如果你還有關于這方面的法律問題,請咨詢律霸網律師,他們會為你進行專業的解答。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用人單位遇到勞動爭議怎么辦
2020-11-16交通事故中被起訴的對象是誰
2020-11-14職稱使用假學歷如何處罰
2020-11-15醫院發生火災怎么辦
2020-11-30夫妻債務償還案
2021-03-16贍養父母有標準嗎,具體標準是什么
2020-11-23兩個以上法院有管轄權如何處理
2020-12-26什么叫交通事故認定書
2020-12-22強制執行申請書要附財產線索嗎
2021-03-22公司強行辭退員工應如何處理
2020-11-17房產抵押擔保人可否拒絕還款
2021-01-08現在購房是好時機嗎
2021-01-10如何區分雇傭關系和承攬關系?
2021-02-16離職檢查電腦合法嗎
2020-11-24保險受益人要注意些什么
2021-03-22保險合同變更必須采用的口頭的形式嗎
2020-12-25期外出險 保險公司賠不賠
2021-02-25造成損失,保險公司不負責賠償的原因有哪些
2021-01-10保險公司定損和修車廠不一樣怎么辦
2021-01-25申請設立保險公司應當具備哪些條件
2020-1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