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所得稅罰金滯納金繳納可以在企業所得稅前扣除嗎
《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所得稅法》第十條 在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下列支出不得扣除:
(一)向投資者支付的股息、紅利等權益性投資收益款項;
(二)企業所得稅稅款;
(三)稅收滯納金;
(四)罰金、罰款和被沒收財物的損失;
(五)本法第九條規定以外的捐贈支出;
(六)贊助支出;
(七)未經核定的準備金支出;
(八)與取得收入無關的其他支出。
1、滯納金主要是指企業未按時繳納或歸還某類款項,從而按照款項金額、比例和天數對應向未歸還企業收取的一種款項。其中較為普遍的是稅收滯納金和貸款滯納金。
2、目前規定為:現行企業所得稅法第十條明確的不得在計算企業應納稅所得額時扣除的項目中,第三項為稅收滯納金、第八項為與取得收入無關的支出,因此判斷企業繳納的滯納金能否在稅前扣除,應主要參考上面兩項規定。
3、在實際工作中,如果企業繳納的滯納金是因未足額繳納稅款,那么根據企業所得稅法第十條第三款的規定,此項滯納金是不得扣除的。
4、另外,如果此項滯納金與企業取得收入無關,比如是企業法人或股東向銀行借款未按時歸還產生的滯納金,則也不能在企業計算所得稅前扣除此類滯納金。
5、綜上,企業繳納的滯納金能否在所得稅前扣除只要看兩方面:(1)是否是稅款滯納金,如果是則不能扣除;(2)在不是稅款滯納金的前提下,產生滯納金的行為是否與企業取得收入相關,如果不相關也不得扣除。其他情況下滯納金則可以在所得稅前扣除。
綜上所述,納稅是每個人和每個企業的義務,國家有收取稅收的權利,用以維持國家的生計和發展,為此必須要保證稅收收取到位,但是總會存在一些納稅人繳納稅款時不會很及時,那么就會導致稅收滯納金,但是滯納金是無法在企業所得稅中扣除的,以上八種情況的稅額是無法在其中扣除的,可以參加如上情況。
個人所得稅申報流程
企業所得稅的計算公式是什么
工資薪金所得包括哪些?工資薪金所得稅是怎樣的?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被質押的動產能夠善意取得嗎
2020-11-23手機在商場丟失商場有責任嗎
2020-11-08只有土地證的租賃合同是否有效
2021-01-15無房產證房屋轉讓合同范本怎么寫
2020-12-23交通事故認定書司法解釋
2021-02-25債務人如何對公司人格混同進行舉證
2021-03-21精神損失費賠償范圍的法律依據
2020-11-10住宿時顧客車輛被盜老板需要承擔賠償責任嗎
2021-03-12占用河灘地如何處罰
2021-02-12單位集資房轉讓合同范本
2021-02-25房地產開發流程(詳細)
2021-01-31性騷擾導致他人精神失常并自殺需要負怎樣的法律責任
2020-12-30企業合并 勞動關系轉移
2021-02-17保險合同免責條款為什么會不生效
2020-11-16交通事故被保險人無責,保險公司被判賠償
2020-12-18外資保險公司籌建工作完成時間是多久
2021-03-08企業未繳納社會保險費用要面臨哪些行政處罰
2020-12-27保險代理人作出的口頭承諾對保險人是否具有約束力
2020-12-28保險密度 InsuranceDensity
2021-02-24為什么會出現保險公司的賠款少于車禍事故實際支付的費用?
2021-0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