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民工上班期間受傷,賠償找誰要
根據工傷保險條例的規定,適用于工傷保險待遇的情形限于用人單位與勞動者之間。所謂用人單位,包括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的企業、事業單位、社會團體、民辦非企業單位、基金會、律師事務所、會計師事務所等組織的職工和個體工商戶。
可見,個人雇傭他人的情形不屬于工傷保險條例的適用范圍,因此如果雇用人發生受傷事故,不適用工傷保險條例規定的工傷賠償標準。
此種情況下,包工頭與農民工之間按照民法上的雇主—雇員侵權責任規定確定雙方的賠償責任。
農民工應有權直接主張賠償賠償責任
若雇傭農民的組織為用人單位,又屬于工傷的,農民工應直接向用人單位或組織主張賠償責任。
用人單位有為勞動者繳納工傷保險的法定義務,因此發生工傷后,用人單位應為勞動者辦理工傷保險理賠。若用人單位未為勞動者繳納工傷保險的,用人單位仍應按工傷賠償標準向勞動者支付賠償金。
一般情況下,包工頭承包工程后,包工頭雇傭的農民工受傷后,由于包工頭不具備用人單位資格,因此由包工頭對農民工承擔雇主賠償責任。但有以下特殊情況:
根據最高院司法解釋的,若由于安全生產事故造成損害且發包人、分包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接受發包或者分包業務的雇主沒有相應資質或者安全生產條件的,則雇主與包工頭承擔連帶賠償責任。
針對建筑、礦山領域安全生產事故多發的狀況,為強制建筑、礦山等領域規范用工管理,根據勞動和社會保障部的規定,建筑施工、礦山企業等用人單位將工程(業務)或經營權發包給不具備用工主體資格的組織或自然人,對該組織或自然人招用的勞動者,由具備用工主體資格的發包方承擔用工主體責任。可見此時發包方雖與農民工無直接關系,但需要對農民工承擔工傷賠償責任,即按照公司賠償標準承擔賠償責任,而不是僅承擔雇主的賠償責任。
發包方或分包方向農民工賠償后有權向包工頭追償
發包方或分包方向農民工賠償后,則依據發包方或分包方與包工頭的過錯比例進行分擔。具體比例就事發情況而定。
一是:明確是否屬于工傷的認定。
二是:農民工應有權直接向用人單位或組織主張賠償賠償責任。
三是:發包方或分包方向農民工賠償后有權向包工頭追償。
最后如果您情況比較復雜,本網站也提供律師在線咨詢服務,歡迎您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工傷賠償申請書如何寫
2020-12-09按揭房轉讓協議有法律效力嗎
2021-02-19醫療事故鑒定多少錢
2021-01-02變更孩子的法定監護人需要帶什么資料
2021-02-11離婚探視孩子需征求孩子同意嗎
2021-03-11什么是婚姻自由,婚姻自由的保護措施是什么
2021-02-06精神病人如何解除婚姻關系
2020-11-22房產證抵押會不會過戶
2021-01-11企業房產證辦理流程
2021-01-08公司倒閉法人有什么責任
2020-12-05勞動爭議調解協議效力及缺失
2021-01-22索要民工工資屬于勞動爭議嗎
2021-03-17人壽保險理賠的時效是多久
2021-02-23海上保險合同解除的原因是什么
2021-01-06保險合同的體現形式有哪些
2020-11-22專家提醒:如何避免保險合同糾紛
2021-02-06保險合同成立兩年后能否以未如實告知拒賠
2021-03-08從海運保險角度淺析國外進口商對貿易合同的選擇
2020-12-29意外死亡沒有報警保險可以理賠嗎
2020-12-28保險不能理賠怎么辦
2021-0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