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民焚燒秸桿構成放火罪嗎
一般放火行為和放火罪犯罪行為的區別,不在于造成實際損害的大小,而在于是否危害公共安全。故意放火焚燒財物,危害不特定多數人的生命、健康或者重大公私財產安全的行為就將構成放火罪。
本罪在客觀方面表現為實施放火焚燒公私財物,危害公共安全的行為。所謂放火,就是故意引起公私財物燃燒的行為。放火的行為方式,可以是作為,即用各種引火物,直接把公私財物點燃;也可以是不作為,即故意不履行自己防止火災發生的義務,放任火災的發生。例如,某電氣維修工人,發現其負責維護的電氣設備已經損壞,可能引起火災,而他不加維修,放任火災的發生。這就是以不作為的方式實施的放火行為。
放火罪以作為方式實施的放火行為,必須具備三個條件:一是要有火種;二是要有目的物,即要燒毀的對象物;三是要讓火種與目的物接觸。在這三個條件已經具備的情況下,行為人使火種開始起火,就是放火行為的實行;目的物一旦著火,即使將火種撤離或者撲滅,目的物仍可獨立繼續燃燒,放火行為就被視為實行終了。
以不作為的方式實施的放火罪,行為人必須負有防止火災發生的特定義務,而且能夠履行這種特定義務而不履行,以致發生火災。其特點,一一是行為人必須是負有特定作為義務的人;二是根據主客觀條件,行為人有能力履行這種特定的作為義務;三是行為人客觀上必須有不履行這種特定作為義務的事實。從義務的來源看,一是法律所規定的義務,二是職務或業務上所要求的義務,如油區防火員就負有消除火災隱患,防止火災發生的義務;三是行為人的先前行為所引起的義務,如行為人隨手把煙頭丟在窗簾上,引起窗簾著火,行為人就負有撲滅窗簾著火燃燒的義務。從司法實踐來看,行為人的特定義務,主要是后兩種情況。
有些放火案件,從表面上看,是燃燒衣物、家具、農具等價值較小的財物,實際上是以衣服、家具、農具等作為引火物,意圖通過燃燒衣物、家具、農具等引起上述重大公私財物的燃燒。這種情況應以放火罪論處。因此,在認定放火罪時,要注意發火物、引火物和目的物即放火行為的侵害對象的區分。
放火行為必須足以危害公共安全。如果雖然實施了放火行為,但從放火焚燒的對象、時間、地點、環境等方面考察,確實不足以危害公共安全、不存在危害公共安全的危險性,不構成放火罪。如果情節嚴重,需要刑罰處罰的,構成什么罪就定什么罪。
根據以上內容的相關回答可以得出,對于村民的這種行為,一般不會構成放火罪,要明白一般的放火行為和放火罪的區分,一般可以考慮到是否危害到公共安全,如果村民這種行為沒有造成任何危害,這是屬于合法的,如果您還有相關法律咨詢可以致電律霸網在線律師解答。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工傷醫藥費幾個月可以報
2020-12-13商標權需要攤銷嗎
2021-01-16借條到期重寫怎么寫
2021-03-21保全退費暫停是貸款嗎
2021-02-15法院如何認定受脅迫的婚姻
2021-02-11事故責任認定書性質認定方式
2021-03-03保全是怎么執行
2021-03-20一審不服上訴費用規定
2021-03-24代理賣掛犯法嗎怎么量刑
2021-02-01如何搜集家庭暴力的證據
2020-11-15解除合同需要給對方合理期限嗎
2021-01-01請人裝修是雇傭關系嗎
2021-02-20簽訂勞動合同試用期過了沒漲工資怎么辦
2020-12-10提供虛假學歷,入職近10年還能解雇嗎
2021-02-28用人單位是否可以單方變更工作崗位
2021-02-04什么是勞動爭議調解期限?怎樣確定勞動爭議的調解期限
2021-01-25壽險理賠時需要提供哪些材料
2021-01-04買人壽保險的意義有哪些,如何買人壽保險最劃算
2020-12-20意外傷害保險范圍是什么
2021-03-02法律對產品責任保險是如何規定的
2021-0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