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的醫療損害責任糾紛,指的是在醫療活動中,醫療機構、醫療從業人員未能盡到相關的法規、法條所規定的義務,在醫療的過程中發生錯誤,并導致患者健康受到損害所形成的民事法律賠償責任。在訴訟中,有可能因為醫療機構方舉證不當,使得醫療損害責任糾紛駁回,如何才能避免舉證不當?接下來,就由律霸小編為您解讀。
一、醫療機構如何正確舉證
1、針對患者的舉證提供反證
對于患者提出的醫患關系成立、具有損害后果、醫療機構及其醫務人員存在過錯、因果關系、醫療機構未履行說明義務等事項,作為醫療機構應當提供相反證據,予以反駁患方的主張或訴訟請求。如果醫療機構提供的證據能夠證明其診療行為確實沒有過錯,那就無需承擔賠償責任,否則就應當承擔舉證不能法律后果。一般情況下,醫療機構應當對其醫療、護理行為是否符合診療規范,包括對患者的病情檢驗、診斷、治療方法的選擇、治療行為的執行、用藥合理性、術后護理等診療行為是否符合法律、行政法規、規章以及其他有關診療規范的規定,承擔舉證責任。
2、過錯推定下的舉證責任
由于《侵權責任法》第五十八條采用的過錯原則是“有條件下的過錯推定”,當出現推定醫療機構有過錯的法定三種情形:
(1)違反法律、行政法規、規章以及其他有關診療規范的規定;
(2)隱匿或者拒絕提供與糾紛有關的病歷資料;
(3)偽造、篡改或者銷毀病歷資料。此時,醫療機構應當承擔舉證其不存在上述三種情形的證據,進行抗辯。
3、提供完整病歷
病歷是醫療損害責任糾紛訴訟中的核心證據,且由醫療機構負責保管。病歷是作為醫療損害司法鑒定的基礎數據。如果醫療機構拒絕提供病歷、或提供的病歷不完整導致無法進行相關司法鑒定,那么醫療機構在訴訟中將會處于極其不利的地位。由于妥善保管病歷是醫療機構的法定義務,因此,醫療機構應當承擔向法院提交完整病歷的舉證責任。
4、醫療機構不承擔責任的法定事由
《侵權責任法》第六十條規定,雖然患者有損害,但醫療機構不需要承擔賠償責任的三種情形:
(1)患者或者其近親屬不配合醫療機構進行符合診療規范的診療,但醫療機構及其醫務人員也有過錯的,應當承擔相應的賠償責任;
(2)醫務人員在搶救生命垂危的患者等緊急情況下已經盡到合理診療義務;
(3)限于當時的醫療水平難以診療。因此,當患者在診療活動中受到損害時,醫療機構可以舉證因出現上述三種法定事項才導致患者損害的證據,進行抗辯。
因此,在發生醫療責任糾紛時,醫療機構應積極地針對患者的舉證提供相應的反證,并且要提供完整的病歷,同時也應明白醫療機構不需要承擔賠償責任的情形,才能有效地避免醫療損害責任糾紛駁回的情形出現。更多相關知識您可以咨詢律霸石家莊律師。
醫療損害責任糾紛舉證責任如何分配?
醫療事故糾紛賠償標準是怎樣的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雙方自愿協議具備法律效力嗎
2020-12-10遇到強拆,拆遷戶應該做好哪些準備
2020-12-01軍人轉業費屬于夫妻共同財產嗎
2020-12-12所有公司法人就是老板嗎
2021-02-28借條上的名字寫錯了怎么辦
2021-01-05國有資產的拍賣程序介紹
2021-02-16如何鑒定交通事故車損
2021-01-04房產繼承公證書有期限嗎
2020-11-26接管期限延期最長時間是多久
2020-12-16如何證明與單位存在勞動關系
2020-11-14公司能把員工的工資全部扣光嗎
2020-12-23用人單位在節日當天要求加班怎么算工資
2021-03-09解讀<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
2020-12-22保險合同各條款的變更和更正
2021-01-24可以委托醫護人員銷售健康保險產品嗎
2021-01-12單方交通肇事為什么理賠難
2021-01-11網絡保險機遇與威脅并存狀況是怎樣的
2020-11-15新保險法對被保險人利益的保護有哪些規定
2021-02-09關于保險受益人的順序
2021-02-03土地承包經營權什么情況下變動
2021-0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