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交通肇事死亡一人逃逸怎么判刑?
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標準和量刑標準如下:
1、《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交通肇事刑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一條,從事交通運輸人員或者非交通運輸人員,違反交通運輸管理法規發生重大交通事故,在分清事故責任的基礎上,對于構成犯罪的,依照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條的規定定罪處罰。
第二條 交通肇事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一)死亡一人或者重傷三人以上,負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責任的;
(二)死亡三人以上,負事故同等責任的;
(三)造成公共財產或者他人財產直接損失,負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責任,無能力賠償數額在三十萬元以上的。
2、《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條 違反交通運輸管理法規,因而發生重大事故,致人重傷、死亡或者使公私財產遭受重大損失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運輸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別惡劣情節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處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二、肇事逃逸構成什么罪
構成交通肇事罪
交通肇事罪的構成是怎樣的
1、主體
凡年滿16周歲、具有刑事責任能力的自然人均可構成。
2、客體
本罪侵犯的客體是交通運輸安全
交通運輸,是指與一定的交通工具與交通設備相聯系的鐵路、公路、水上及空中交通運輸,這類交通運輸的特點是與廣大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緊相連,一旦發生事故,就會危害到不特定多數人的生命安全
3、主觀方面為過失
主觀要件本罪主觀方面表現為過失,包括疏忽大意的過失和過于自信的過失。這種過失是指行為人對自己的違章行為可能造成的嚴重后果的心理態度而言。行為人在違反規章制度上可能是明知故犯,如酒后駕車、強行超車、超速行駛等,但對自己的違章行為可能發生重大事故,造成嚴重后果,應當預見而因疏忽大意,沒有預見,或者雖已預見,但輕信能夠避免,以致造成了嚴重后果。
4、客觀方面
客觀方面表現為在交通運輸活動中違反交通運輸管理法規,因而發生重大事故,致人重傷、死亡或者使公私財產遭受重大損失的行為。
首先肇事這個行為本身是屬于過失的行為,如果肇事之后能夠及時的自首,并且將自己導致的受害人及時送往醫院治療,法院根據這樣的情節時可以從輕處罰甚至情節輕微可以免除處罰,所以一定不要有逃逸的想法及行為。
交通肇事逃逸罪判刑幾年
怎樣進行交通肇事逃逸賠償
交通肇事罪刑事附帶民事賠償范圍的法律規定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雇傭關系如何進行行政處罰
2021-02-25什么是中國委托公證人公證文書
2021-02-11子女不贍養老人該如何
2020-12-25中止探望權如何恢復
2020-11-26離婚后繼父有權探望繼子嗎
2021-01-06沒有領結婚證要離婚,小孩怎么判
2021-01-18案件終審是否還可以救濟
2021-03-13車被保全有時間限制嗎
2021-01-20民事案調解不成怎么辦
2020-11-08很少盡贍養義務能分撫恤金嗎
2021-02-26警察立案后找不到嫌疑人怎么辦
2021-01-24無產權證房產轉讓可否公證
2021-03-04兼職是否可以簽訂競業限制協議書
2020-11-15勞動合同跟勞務協議有什么區別
2020-11-11星期天發生事故保險公司不理賠合法嗎
2021-01-22保險公司保險騙保如何維權
2020-12-12網絡保險的重要性
2020-11-13保險法規定沒有受益人的情形具體包括哪幾種
2021-02-13福建臺風來襲汽車被水淹了保險賠嗎
2020-12-10保險原則具體包括哪些
2021-0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