宅基地轉讓行為的效力,應根據受讓主體不同加以區分對待:
【1】農村村民之間進行宅基地使用權轉讓。
目前關于農村村民之間轉讓宅基地使用權主要有兩種觀點:一種是允許自由轉讓,另一種是有條件的允許轉讓。
第一種觀點認為,依照現有的法律和行政法規對農村村民之間的宅基地轉讓沒有禁止性的規定,依據“法無規定不禁止”的原則,農村村民之間轉讓宅基地不應加以限制。
第二種觀點認為農村村民之間轉讓宅基地使用權需要具備各種前提條件,如轉讓人擁有二處以上的農村住房(含宅基地);受讓人沒有住房和宅基地且符合宅基地使用權分配條件;轉讓行為須征得本集體經濟組織同意等等。
對比以上兩種觀點,法院大部分判例比較認同后一種觀點:一是因為根據宅基地取得程序,轉讓行為應經村委會同意,報鄉政府土地部門批準備案,應進行物權登記;二是z轉讓應進行公示,私下轉讓會造成違反《土地管理法》“一戶只能擁有一處宅基地”的規定,后果是少數人擁有多處宅基地,而其他成員在沒有宅基地的情況下只能去擠占耕地。
【2】農村村民向城鎮居民轉讓宅基地使用權。
根據《土地管理法》第62條第四款規定:“農村村民出賣、出租住房后,再申請宅基地的,不予批準。”第62條第一款規定:農村村民一戶只能擁有一處宅基地,其宅基地的面積不得超過省、自治區、直轄市規定的標準。
我國現行法律法規是禁止宅基地使用權流轉的,宅基地使用權不能出租、出賣、抵押、入股或以其他形式非法轉讓。這一規定隨著農村經濟的發展和城市化步伐的加快已經不適應市場經濟發展的需要,而且,由于這種禁止流轉的規定引發了許多問題,比如:宅基地使用權歸屬混亂;農村居民貸款困難;進城落戶的農民出售宅基地使用權困難;想回農村居住的城鎮居民又無法得到宅基地使用權等等。因此,對宅基地使用權流轉制度進行探討就顯得非常有必要。
宅基地使用權的取得
依據民法原理,宅基地使用權屬于用益物權。物權的取得分為原始取得和繼受取得,因為我國目前禁止宅基地使用權的轉讓,宅基地使用權只能原始取得。
宅基地使用權的原始取得是指不以他人的權利和意思為依據,根據法律的規定直接取得宅基地使用權。由于我國宅基地使用權的特殊性,其原始取得的情況基本上只有審批取得一種,而通過審批取得宅基地使用權的前提必須具備相應的主體資格,即必須是本集體經濟組織的成員或其他法律明確規定可以獲得宅基地使用權的人,城鎮居民、一戶多宅的人以及把原有住房出賣、出租或贈與他人的農村居民不得再申請宅基地使用權。
綜上,對于宅基地使用權的轉讓問題需區別對待:對農村村民之間的轉讓各地可以根據情況有條件的允許,但需完善相關的登記、公示制度以保護各方利益。而對于將宅基地使用權轉讓給城市居民的行為則應嚴格禁止。認定買賣合同無效,不應受到法律保護。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實物出資的條件有哪些
2020-12-10土地承包經營權年限是多久
2020-11-16未約定保證方式債權人直接找保證人還款合法嗎
2021-02-15乘客請求賠償的依據
2021-02-06發生交通事故,警察怎樣劃分責任歸屬
2020-12-21被小區門禁夾斷腿,應由誰負責
2020-12-10勞動者被追究刑事責任幾年后能否開除
2020-12-12韓國非法打工如何處罰
2021-03-02用人單位能否隨意調崗
2021-02-01勞動仲裁申請書格式是怎樣的
2021-01-03產品責任險的特點有哪些
2021-03-19機動車道路交通事故保險責任糾紛中有哪些常見法律問題
2021-02-06人身保險合同中止后可以繼續嗎
2021-03-12保險合同的訴訟時效是多久
2021-02-21代簽名人身保險合同法律效力問題研究
2021-01-24一起交通事故案件引發的思考
2021-02-18保險公司采用哪些方法評估賠款準備金
2021-03-21對方車輛全責保險公司是否應賠付
2021-02-10保險監管的處理方式有哪些
2020-11-21土地轉讓的限制條件有哪些
2020-1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