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法院審理行政訴訟案件的期限
根據《行政訴訟法》第五十七條和第六十條規定,對于一審行政案件,法院應當在立案之日起三個月內作出判決。有特殊情況需要延長的,由高級人民法院批準;高級人民法院審理的一審案件需要延長的,由最高人民法院批準。對于二審行政回案件,法院應當在收到上訴狀之日起兩個月內作出終審判決。有特殊情況需要延長的,由高級人民法院批準;高級人民法院審理的二審案件需要延長的,由最答高人民法院批準。
審理期限,是指從立案之日起至裁判宣告、調解書送達之日止的期間,但公告期間、鑒定期間、調解期間、中止訴訟期間、審理當事人提出的管轄異議以及處理法院之間的管轄爭議期間不應計算在內。
《行政訴訟法》
第八十一條?人民法院應當在立案之日起六個月內作出第一審判決。有特殊情況需要延長的,由高級人民法院批準,高級人民法院審理第一審案件需要延長的,由最高人民法院批準。
第八十三條?適用簡易程序審理的行政案件,由審判員一人獨任審理,并應當在立案之日起四十王日內審結。
第八十八條?人民法院審理上訴案件,應當在收到上訴狀之日起三個月內作出終審判決。有特殊情況需要延長的,由高級人民法院批準,高級人民法院審理上訴案件需要延長的,由最高人民法院批準。
二、什么案件適用于簡易程序
為了節省司法資源,提高司法效率,《行政訴訟法》規定了簡易程序。
第八十二條?人民法院審理下列第一審行政案件,認為事實清楚、權利義務關系明確、爭議不大的,可以適用簡易程序:
(一)被訴行政行為是依法當場作出的;
(二)?案件涉及款額二千元以下的;
(三)屬于政府信息公開案件的。
除前款規定以外的第一審行政案件,當事人各方同意適用簡易程序的,可以適用簡易程序。
發回重審、按照審判監督程序再審的案件不適用簡易程序。
第八十四條?人民法院在審理過程中,發現案件不宜適用簡易程序的,裁定轉為普通程序。
以上就是小編對于相關法律問題的解答,我國行政訴訟法對于行政訴訟案件的一審、二審和簡易程序審理期限分別作出了明確規定。如果需要更多法律方面的幫助,歡迎讀者到律霸網進行法律咨詢,以便得到更專業,詳盡的建議和幫助。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人身受到侵權該怎么索賠
2020-11-25酒駕記錄保留多久
2021-01-12行政處罰中警告的適用情形
2020-11-07涉外民事訴訟中的涉外因素是指什么
2021-01-20女婿要給贍養費嗎
2020-11-15未成年的房產可以用于父母抵押嗎
2021-03-26網上商城免責條款怎么寫
2020-12-31入職3個月無故被開除賠償金怎么算
2020-11-08企業污水污染魚塘該賠償嗎
2021-03-12詳解旅游保險有哪些
2020-12-17哪些情況下可以變更保險合同的主體
2021-01-15土地承包經營權的用途有什么
2021-01-21頒發土地承包經營權證書是否收費
2021-02-02出讓土地的房子要開自建證明嗎
2021-02-22土地流轉轉讓的手續
2020-12-08小產權房拆遷補償應當歸誰
2020-11-24買拆遷戶房子注意事項有哪些
2020-11-16拆遷補償要回遷房還是要錢好
2020-12-23公房拆遷補償款該何去何從
2020-12-07拆遷安置房的性質是什么
2020-1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