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行政訴訟;舉證責任;分擔規則。
引言
舉證責任最早出現在羅馬法中,現已發展成為各國訴訟法中一項重要的法律制度。但各國對舉證責任的概念的定義卻各有不同。英美法系的學者認為它是指“當事人為證明其主張,所承擔的提出證據的責任以及所承擔的說服責任。”英美法系的學者認為舉證責任包含兩個方面的含義。一是提供證據的責任二是說服責任。即提出的證據及證據組合,有多大的證明力度,能否支持其訴訟主張。其他法系的學者認為行政訴訟舉證責任包含兩個方面的含義,一是提出證據的責任,這和英美法系的學者觀點相同。另一方面是結果責任,結果責任要求當事人必須承擔對自己不利的后果。
我國的立法中過去并未直接使用過舉證責任這一概念,《行政訴訟法》第一次出現了舉證責任這一概念。指在行政訴訟中,當事人應舉出證據證明自己的主張,否則,將承擔敗訴風險及不利后果的制度。我國行政訴訟舉證責任是一種將舉證與訴訟后果直接聯系起來的制度。
一、我國行政訴訟舉證責任分擔規則
(一)、我國行政訴訟舉證責任分擔規則
由于我國行政訴訟法起步較晚,許多理論都是從民事訴訟法中來的。有的學者認為行政訴訟舉證責任仍應沿用民事訴訟中的“誰主張,誰舉證”分擔規則。如果行政訴訟舉證責任照搬民事訴訟中的“誰主張,誰舉證”規則,那么,只要“當事人提出某種訴訟主張,就有舉證責任。當事人提出訴訟主張,但是提不出證據,或證據之證明力度不夠,通常來說,當事人多半敗訴。即當事人多半或肯定敗訴。”
我國《行政訴訟法》第32條被告對做出的具體行政行為負有舉證責任,應當提供做出該具體行政行為的證據和所依據的規范性文件的規定,是對舉證責任分擔的規定,即在行政訴訟中舉證責任是由被訴的行政機關承擔的,被告應舉出做出具體行政行為時所依據的事實和規范性文件,以證明其具體行政行為的合法性。我國現行的行政訴訟法舉證責任分擔有其特征。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交通事故賠償標準
2020-12-28酒駕撞人處罰標準
2020-12-29醫院醫死人,醫療糾紛證據要如何收集
2020-11-24公安局立案程序是怎樣的呢
2020-12-25違反治安管理處罰條例怎么處罰
2021-03-18更換駕照去車管所還是交警支隊
2020-12-14土地租賃可以轉租嗎
2020-11-08合同關系可否以侵權責任訴訟
2021-02-21中間人拿好處費違法嗎
2021-01-27合同保全是什么
2020-12-24行政案件可以立案嗎
2020-11-29大學生上課玩游戲猝死學校有責任嗎
2020-12-02房地產轉讓要按照什么程序辦理
2020-12-24安置房沒拿到房產證可以贈與嗎
2020-12-06物業發現違建如何處理
2020-11-30實習期簽了合同要承擔上面的條款嗎
2020-11-27勞動爭議當事人向企業勞動爭議調解委員會申請調,仲裁申訴時效如何計算?
2021-02-25辭職不批準去勞動仲裁需要什么材料
2020-12-25數據倉庫的相關知識有哪些
2020-12-02意外險保障范圍
2021-0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