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保候審和監外執行是一回事嗎
取保候審與監外執行并不是一回事。
取保候審,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規定的一種刑事強制措施。在我國,指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或公安機關責令某些犯罪嫌疑人、刑事被告人提出保證人或者交納保證金,保證隨傳隨到的強制措施。取保候審由公安機關執行。
而監外執行是指被判處有期徒刑或者拘役的罪犯,由于患有嚴重疾病,或者婦女懷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的嬰兒,不適宜在監獄或其他勞動改造場所執行刑罰,可暫由罪犯原居住地的公安派出所執行,并由罪犯原屬的基層組織或者所在單位協助監督的一種特殊刑罰執行方法。
取保候審和監外執行適用條件不同
關于取保候審的適用條件
我國《刑事訴訟法》第六十七條規定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和公安機關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取保候審:
(一)可能判處管制、拘役或者獨立適用附加刑的;
(二)可能判處有期徒刑以上刑罰,采取取保候審不致發生社會危險性的;
(三)患有嚴重疾病、生活不能自理,懷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嬰兒的婦女,采取取保候審不致發生社會危險性的;
(四)羈押期限屆滿,案件尚未辦結,需要采取取保候審。
對于暫予監外執行的適用條件
我國《刑事訴訟法》第二百六十五條規定對被判處有期徒刑或者拘役的罪犯,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暫予監外執行:
(一)有嚴重疾病需要保外就醫的;
(二)懷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嬰兒的婦女;
(三)生活不能自理,適用暫予監外執行不致危害社會的。
對被判處無期徒刑的罪犯,有前款第二項規定情形的,可以暫予監外執行。
對適用保外就醫可能有社會危險性的罪犯,或者自傷自殘的罪犯,不得保外就醫。
對罪犯確有嚴重疾病,必須保外就醫的,由省級人民政府指定的醫院診斷并開具證明文件。
在交付執行前,暫予監外執行由交付執行的人民法院決定;在交付執行后,暫予監外執行由監獄或者看守所提出書面意見,報省級以上監獄管理機關或者設區的市一級以上公安機關批準。
所以說,取保候審和監外執行不是一回事,它們的定義與使用條件還是有很大的區別的,以上就是為您總結的相關資料,希望可以幫助到您,本網站致力于打造優秀的法律咨詢平臺,如果您還有疑問,歡迎進入律師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人防車位和產權車位的區別是什么
2020-11-20律師限制會見三種情形
2021-03-15銀行卡被騙要怎么報案
2021-01-23車禍臉上二級傷殘賠多少錢
2020-11-19去勞動仲裁需要律師嗎
2021-02-24取消繼承權的程序是怎樣的
2020-12-12非公有制經濟包括哪些
2020-11-17企業變更勞動合同是否有效
2020-12-13用人單位在哪些情況下可以主張勞動者支付違約金
2021-03-10能否對離退休人員進行勞務派遣
2020-12-18國際鐵路聯運貨損的索賠時效和訴訟時效是多久
2021-02-16遲到可以辭退嗎
2021-03-15保險合同的變更有哪些類型?
2020-11-27意外事故是否屬于保險責任范圍
2021-01-09有保證續保條款的健康保險產品應該怎么做
2021-01-11二手車車險不予理賠的情況有哪些
2021-03-18保險業務規則和保險組織機構管理規定的行為有哪些
2021-02-26保險公司的明確說明義務的內容有哪些呢
2020-12-16保險公司正式申請設立的程序是如何的
2021-01-16保險拒賠怎么辦
2021-0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