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法定期限內,司法機關有權追究犯罪人的刑事責任,超過法定期限,除法定的特別情況外,不得再追究犯罪人的刑事責任。根據我國刑法第87條的規定,法定最高刑為不滿5年有期徒刑的,經過5年不再追訴。醫療事故罪的法定最高刑為3年有期徒刑,故其追訴時效的期限應為5年。
刑法第89條第1款規定:“追訴期限從犯罪之日起計算。”這里的“犯罪之日”,是指犯罪成立之日,醫療事故罪屬于結果犯,以實際結果的發生為犯罪成立的必要要件,所以其犯罪成立之日,應理解為犯罪結果發生之日,對于多數醫療事故案件而言,醫療過失行為實施之后,危害結果很快就會出現,如錯用藥物使患者過敏性休克死亡、手術切錯部位等。但也有一些案件,醫療過失行為的實施同危害結果的發生并不是同步的,而中間有一個較長的間隔時間。例如,有的患者在接受放射治療時,由于醫務人員的疏忽,以至受超劑量的放射線照射,數年后死亡;還有的患者在醫院感染上某種疾病、久治不愈,最終死亡。對這些案件,要特別注意追訴時效期限的確立,應從不良結果發生之日起算。
在有的醫療事故案件中,醫療過失行為開始即給患者健康造成很大的損害,但在相當長的時間內,這種損害是否存在,其原因是什么,是否因醫療過失而引起,患者不一定知曉,甚至醫院也可能一時無法確診。對此,不能以醫院最終確診的時間作為結果發生之日,以此計算追訴時效期限的起點,原因明確之日同結果發生之日畢竟不是一個概念,此時仍應以事后查明的危害結果實際發生之日起算。例如朱*強醫療事故案。朱系湖北襄陽人,1973年,朱在某醫院進行腸破裂縫合手術,出院后常有劇烈疼痛。1998年去醫院檢查,才知道右下腹有金屬異物存留。原來,這是26年前那次手術中,因醫務人員的疏忽留下的。該案中,危害行為和危害結果實際上在26年前就已發生了,只不過是在26年后才發現并查明。顯然,該案已超過刑法規定的追訴時效,不能再追究當事醫務人員的刑事責任。但受害人仍可以請求法院追究有關人員的民事責任,根據《民法通則》第136條第1款的規定:“身體受到傷害要求賠償的訴訟時效為一年。”第137條又規定:“訴訟時效期間從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權利被侵害時起計算。”本案中,患者在受害26年之后才知道損害自己身體健康的原因是醫院的侵權行為,因此在此之后的一年內,他都可以提起民事賠償訴訟,以主張自己的權利。
為了防止犯罪人鉆時效制度的空子,并保障受害人的合法權利,刑法第88條還規定了兩種時效延長制度。該條第1款規定:“在人民檢察院、公安機關、國家安全機關立案偵查或者在人民法院受理案件以后,逃避偵查或者審判的,不受追訴期限的限制。”第2款又規定:“被害人在追訴期限內提出控告,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公安機關應當立案而不予以立案的,不受追訴期限的限制。”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酒后駕車肇事逃逸后自首的處罰是怎樣的
2021-01-03如何收養非婚生子女
2021-01-20放棄贍養是否可以免除贍養義務
2021-01-26工傷復議期過不能申請行政訴訟嗎
2020-12-06房產證在銀行抵押起的可以加名字嗎
2020-12-26勞動者拒簽合同怎么辦
2021-01-19員工怎么辦理辭職,單位辭退員工的程序是怎樣的
2020-11-23中暑死亡是否屬于意外傷害
2021-01-12航班取消賠償
2020-12-03車身被人惡意劃傷保險公司要不要理賠
2021-03-08探析保險合同之不可抗辯條款
2021-02-22隱瞞重大病情投保的理賠時要怎樣處理
2020-11-16企業財產保險最高額是多少
2020-12-19交通理賠律師要多少錢
2021-03-07保險代理人作出的口頭承諾對保險人具有約束力——山城區法院判決
2020-11-20告知
2021-02-11再保險
2021-01-27土地承包合同可以簽終生嗎
2020-12-25土地承包經營權是指什么權
2021-02-02國土資源部關于進一步加強國土資源行政復議工作的意見
2021-0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