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現行的立法沒有對取保候審和監視居住的適用條件作出區分,因而在司法實踐中,對符合條件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適用取保候審還是監視居住,完全取決于辦案機關,造成了辦案機關在這兩種強制措施的選擇適用上有很大的隨意性,“若交得起保證金,就適用取保候審,否則,即被適用監視居住。”(陳*東:《刑事訴訟法實施問題調研報告》,中國**出版社2001年版,第18頁。)而且,出于辦案安全的考慮,實踐中采用監視居住強制措施的鮮有所聞,甚至在實踐操作中也出現了許多不規范行為,常見的例如將犯罪嫌疑人監視居住在與偵查機關有利益關系的賓館內,把監視居住變成變相的羈押,嚴重違反了立法本意,侵犯了公民權利。為此,我們不得不對這種實用性不強,又易出現漏洞的制度的合理性進行反思。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涉外撫養管轄
2021-01-14傳統老字號可以轉讓嗎
2020-11-252020年發明專利申請官費及年費標準是多少
2021-02-11行政處罰法立案后多長時間處理
2021-03-16承攬合同的責任怎么承擔
2020-11-17老板一直拖工資怎么辦
2020-11-25高度危險作業致人損害的民事責任怎么承擔
2021-03-21債務人死亡妻子應如何承擔責任
2021-02-22勞務外包的好處
2020-11-21找壽險公司索賠有哪些手續,索賠時要注意什么問題
2021-02-25保險合同的變更可以表現為什么
2021-02-17從保險法修改看保險消費者利益保護有什么
2021-03-13保險合同應當包括什么事項
2021-03-13掛靠單位買保險,車主該向誰索賠
2021-02-10申請設立外資保險公司的審查部門是保監會嗎
2021-01-06保險公司墊付搶救費的情形有哪些
2021-01-19中國境內的法人和其他組織辦理境內保險的程序是如何
2021-02-03保險理賠申請時要注意四要素
2020-12-072025年土地承包合同到期后怎么辦
2020-12-12土地流轉協議合同怎么寫
2020-1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