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保人承擔的締約過失責任
(一)《擔保法》第五條第三款規定:擔保合同被確認無效后,債務人、擔保人、債權人有過錯的,應當根據其過錯各自承擔相應的民事責任。
(二)《<擔保法>解釋》第七條規定:主合同有效而擔保合同無效,債權人無過錯的,擔保人與債務人對主合同債權人的經濟損失,承擔連帶賠償責任;債權人、擔保人有過錯的,擔保人承擔民事責任的部分,不應超過債務人不能清償部分的二分之一。
(三)很顯然,在混合擔保中,這兩條規定仍然應當適用。只是在適用這兩條規定時,如何與《<擔保法>解釋》三十八條和《擔保法》二十八條相協調,是實踐中遇到的一個問題。即物保合同無效后,債權人可以要求保證人承擔全部保證責任,也可以要求無效擔保的物保人承擔賠償責任,這兩者如何協調,有無先后。
物保人承擔責任的原則
(一)必須最大限度保護債權人的債權得以實現。保障債權的實現是《擔保法》的宗旨和核心目的,因此在涉及到擔保行為時,無論是有效擔保行為還是無效擔保行為,都應將債權人的利益放在第一位。
(二)有過錯就應承擔相應的賠償責任。民事活動中的損害賠償原則是一條基本的原則,擔保行為是一種民事行為,也必須遵循這一條基本原則,體現在無效擔保行為中則是,債務人、債務人、債權人如對擔保合同的無效有過錯的,應當根據其過錯原則各自承擔相應的民事責任。
(三)無效物保人不能因違法行為而獲利。無論是基于公平正義的考慮還是基于促使物保人積極促成物保合同成立生效的考慮,這一原則都是必須堅持的。
(四)物保合同無效后,物保人對債權人承擔損害賠償責任,這種損害賠償責任是一種締約過失責任,物保人承擔締約過失責任的前提是債權人的債權因物保人的無效物保行為而受到損害。因此,在物保與保證共存的混合擔保中,物保合同無效后,物保人是否需要承擔損害賠償責任,需要依據債權人是否有實際的債權損失為標準。如果債權人經向債務人、保證人追討后債權仍然沒有得到全部清償,則可要求無效物保的物保人承擔相應的締約過失責任。
綜合上面的介紹,物保合同無效后,物保人對債權人承擔損害賠償責任。相信大家看了上面介紹后,對于物保人承擔責任的原則的法律知識有了一定的了解,如果你還有關于這方面的法律問題,請咨詢律霸網律師,他們會為你進行專業的解答。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醫院泄露個人隱私賠償
2020-11-19最新交通事故起訴有效時間
2020-12-07限期拆除是行政處罰嗎
2020-11-08離婚賠償哪些損失
2021-01-28企業會遇到哪些常見的合同欺詐行為
2021-01-28合同無效認定有哪些部門負責
2020-12-24房產部分贈與怎么收稅
2021-03-20現行勞動仲裁立法對仲裁監督程序是怎樣規定的?
2021-03-02發生事故司機受傷商業險是否應賠償精神損害撫慰金
2021-02-13人身保險管轄是如何規定
2021-03-19買人身保險新型產品須抄錄風險提示嚴防銷售誤導
2021-02-11自家車被撞 反要賠對方
2021-01-22認識保險企業在承擔社會責任方面的誤區
2020-12-13我方全責保險會全賠嗎
2021-02-13住院收費票據丟失保險拒賠合理嗎
2020-12-25工傷后可以向公司要一次性傷殘就業保證金嗎
2021-02-09保險代理人的職責是什么
2021-03-04無證推車遇事故 保險公司免賠嗎
2020-12-17農村機動地最長承包期限是多久
2020-11-22土地轉包合法嗎
2020-1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