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現醫療事故如何維護自己的權利
一、協商解決
在發生醫療糾紛后,患者首先要采取的就是這個維權手段,因為這個方式程序簡單,處理起來速度快,而且一旦達成協議,醫療機構的賠償也會非常迅速。《醫療事故處理條例》第四十三條規定:“醫療事故爭議由雙方當事人自行協商解決的,醫療機構應當自協商解決之日起7日內向所在地衛生行政部門作出書面報告,并附具協議書。”采取這種方式進行維權的,快捷,迅速是優點,但是也存在幾個問題:
1,醫療機構一般不會認為自己及其醫護人員的行為是醫療事故,有的即使自己也意識到錯誤,考慮到賠償和行政處分方面,也會不承認。對于這種情況,患者只能采取共他的兩個途徑來維權。
2,有的時候醫療機構有跟當事進行協商的意思,但是,雙方對于患者人身的損害是否構成醫療事故,構成幾級醫療事故,醫療機構在患者人身的損害中負有多大的責任,患者現在的人身損害跟患者原有疾病之間的關系有多大存在很大的分歧,這時候,就需要雙方共同委托醫療鑒定機構來進行鑒定。根據《醫療事故處理條例》第二十條規定:“醫患雙方協商解決醫療事故爭議,需要進行醫療事故技術鑒定的,由雙方當事人共同委托負責醫療事故技術鑒定工作的醫學會組織鑒定。”然后,雙方根據醫療鑒定的結果來協商賠償的數額。
3,采取這種方式維權的患者方一定要注意,因為醫療行為是一種專業性和科學性非常強的學科,而醫療事故的索賠更是涉及到了醫療和法律兩個方面的專業知識,做為一般的患者或者患者家屬很難掌握準索賠的標準,而采取這種方式處理醫療事故,只要雙方在醫療事故處理意見書上簽字,就會對方發生效力,所以,患者一方在簽字前一定要對相關的問題考慮清楚,對于索賠的范圍和數額計算清楚,以防合法的索賠權益因為不懂而得不到保障,最好能夠咨詢一下這方面的專業人士。
二、行政調解
第三十七條規定:“發生醫療事故爭議,當事人申請衛生行政部門處理的,應當提出書面申請。申請書應當載明申請人的基本情況、有關事實、具體請求及理由等。當事人自知道或者應當知道其身體健康受到損害之日起1年內,可以向衛生行政部門提出醫療事故爭議處理申請。”
三、司法訴訟
司法訴訟是當人們的權利受到侵犯的時候,能夠采取的最后的維權手段,根據《民法通則》的有關規定,第一百零六條公民、法人違反合同或者不履行其他義務的,應當承擔民事責任。
公民、法人由于過錯侵害國家的、集體的財產,侵害他人財產、人身的,應當承擔民事責任。這里明確規定了,當人們的身體受到侵害的時候,當事人有提起訴訟,要求國家法律保護的權利。
看完了律霸網小編整理出來的內容,可以知道,在發生了醫療事故的時候,首先要做的就是冷靜下來,一步步處理好該要做的。首先應該要先協商,協商不行就采取法律手段。如果您看完還有其他問題,歡迎您前來咨詢律霸網的在線律師!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部分遺囑繼承人放棄繼承 遺產該如何分配
2021-03-21開成人用品店需要什么證件
2021-01-15主板上市條件是什么法律規定
2020-11-25父母離婚誰是監護人
2021-01-04本案婚姻關系是否有效
2020-11-24無故終止合同責任怎么賠償
2021-01-15學生宿舍摔傷學校要負責任嗎
2020-12-02房產中的公攤面積怎么算
2020-12-14夫妻離異后房產出售要交哪些稅
2020-12-03單位未蓋章的競業限制協議效力
2021-03-09技術聘用合同是否屬于勞動爭議
2021-01-18哪些屬于終身人壽險
2020-12-01該保險合同是即時生效還是附期限生效
2021-02-16非營業車輛進行營業運輸發生事故,保險公司可否免責?
2021-03-24保險船舶受損后怎樣索賠
2021-02-06保險公司在投保中有哪些義務
2021-01-24公交客車沒買保險能運客嗎
2021-01-25保險公司被判賠償焦點案例
2021-01-12區域保險貿易對WTO保險貿易體系的威脅與挑戰
2021-03-132025年土地承包合同到期后怎么辦
2020-1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