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債權轉讓的法律規定是什么?
《合同法》第八十條規定:債權人轉讓權利的,應當通知債務人。未經通知,該轉讓對債務人不發生效力。只要對債務人履行了通知義務即可(通知的義務履行的方式可以是書面的,也可以是口頭的),不必要征得債務人的同意。債務人的同意并不是這種轉讓行為發生法律效力的前提。債權轉讓,又稱債權讓與或合同權利的轉讓,是指債權人通過協議將其債權全部或者部分轉讓給第三人的行為。債權在全部讓與時,受讓人取代原債權人成為合同關系的新債權人,原債權人脫離合同關系;在部分讓與時,受讓人作為第三人將參加到原合同關系之中,與原債權人共同享有債權。此時,合同權利人一方已由一人變成數人,合同之債成為多數人之債。
二、債權轉讓的類型有哪些?
1、支付轉讓型
企業在采購時,用持有的第三方的債權作為貨款支付給銷貨方,銷貨方銷售貨物收到的是應收賬款,但是對方債務人不是購貨方,而是第三方即原來與購貨方有債權債務關系的一方。
2、債務重組型
持有債權債務的各方通過協議或者其他途徑協商債權轉讓的行為。與上一種類型不同的是,發生債權債務的交易活動在重組前已經完成,或者債權轉讓時并不同時發生交易行為,進一步說,重組后發生的交易僅僅是執行重組的結果,比如以非貨幣性資產償還債務等。這樣轉讓的會計處理,可以比照《債務重組準則》進行處理。
3、非貨幣型
企業進行以非貨幣性資產交換非貨幣性資產的交易中,含有部分應收款項,此時,應當計算應收賬款占非貨幣性資產的比例,以便確認是非貨幣性交易還是貨幣性交易。
4、有負債型
轉讓應收賬款時,轉讓方對未來應收賬款的實現與否負有連帶責任的轉讓行為。比如,用應收賬款作抵押而進行的融資,表面上應收賬款轉讓給了貸款方,但是,、應收款項到期是否能夠收回,在融資時是不確定的,所以,對于轉讓方而言,是一項或有負債。
綜上所述,債權債務都是可以轉讓的,按照法律規定,債權人轉讓債權應事先通知到債務人,方式可以是書面或者口頭,不管債務人是否同意,債權轉讓都生效。債權轉讓還要符合一定條件,比如債權是合法的,已經到期,法律允許轉讓的債權等。
產權債權轉讓的要件是什么
債權轉讓的相關法律規定
2020年債權轉讓的法律規定的相關概念是什么?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業務委托書可以背書轉讓嗎
2021-01-25交通事故技術鑒定怎么做
2021-01-03“上班族”千萬要保存好的東西有哪些
2021-02-04按揭房注銷抵押登記要多久
2020-11-11治安案件人跑了怎么辦
2020-12-03伯父可以把房產贈與侄子嗎
2021-01-23中介買賣房屋風險怎么防范
2021-02-15如何確定公司在外地注冊的勞動爭議仲裁管轄
2020-11-08海上保險合同是什么
2021-03-16幫朋友炒股賠錢怎么算
2021-03-10火災保險賠償賠償標準
2020-12-25財產保險公司允許解散嗎
2021-01-14汽車保險不理賠的情況及解決辦法
2020-12-15廣西的商業車險二次費改
2021-01-22如何成為保險代理人和保險經紀人
2020-11-18土地出讓方式有幾種
2020-11-10農村集體流轉合同可以簽多少年
2021-01-27集體土地上住宅房屋拆遷補償方案如何制定
2021-02-27因商業原因要用我家的地,我能拒絕嗎
2020-12-21拆遷買的安置房可以轉讓嗎
2020-1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