贈與人的法定撤銷權

來源: 律霸小編整理 · 2025-07-08 · 895人看過

【為您推薦】旌德縣律師 鶴壁律師 萊山區律師 范縣律師 西鄉縣律師 右江區律師 魏都區律師

關于財產或物品的贈與一定要進行簽訂贈與合同并符合相關法律規定,那么當贈與人因為某種原因放棄贈與的時候,那么贈與人是否有合法的撤銷權,具體的操作流程又是怎樣?關于贈與人的法定撤銷權備受廣大人群關注,因此律霸對此有所分析,且看以下敘述。

《合同法》第186 條規定:“贈與人在贈與財產的權利轉移之前可以撤銷贈與。”由于贈與人任意撤銷權的行使范圍、期間等均無限制,致使除《合同法》第186條第2款以外的贈與合同,不問情由均可被任意撤銷,從而使受贈人對贈與財產因贈與人之故意或重大過失而到毀損、滅失時,實際上無法請求損害賠償,使其在大多數情況下成為一紙空文。

贈與人的任意撤銷權

《合同法》第186 條規定:“贈與人在贈與財產的權利轉移之前可以撤銷贈與。”“具有救災、扶貧等社會公益、道德義務的贈與合同或者經過公證的贈與合同,不適用前款規定。” 《合同法》第189 條規定:“因贈與人故意或重大過失致使贈與的財產毀損、滅失的,贈與人應當承擔損害賠償責任。”如依條文之文意而為體系解釋,則僅第186 條第2款可適用于第186條規定的情形,其他的贈與在實際上恐怕將無適用該條的可能,即第189條在許多情況下將成為一紙空文。 此一問題可從以下幾種情況來分析。

第一種情形,假設在贈與人尚未將贈與財產的權利轉移之前,贈與人因故意或重大過失致使贈與物毀損、滅失的, 如依《合同法》第189條規定,贈與人似應就此承擔損害賠償責任。然而在受贈人依此請求贈與人承擔損害贈償責任時,由于依《合同法》第186條第1款的規定,在將贈與財產的權利轉移之前,贈與人可以撤銷贈與。

因此贈與人此時完全可以以此條規定為依據撤銷原有之贈與。而合同一經撤銷,受贈人之合同上請求權即不復存在,因此無法請求贈與財產毀損、滅失之損害賠償。而在贈與人撤銷贈與之前,該財產為贈與人自己的財產;在其撤銷贈與之后,由于贈與財產之權利并未轉移,因此已毀損之財產仍為其自己之財產。

贈與人對自己的財產有處分權,因此如因自己之故意、過失致其毀損的,自然不必向他人承擔責任。受贈人此時仍無損害賠償請求權。所以,在實際上只有贈與人自己在此情況下不行使撤銷權的,受贈人才有可能行使損害賠償請求權,但也不過為一種可能性而已,因為贈與人任意撤銷權之行使并無時間上的限制,仍可隨時行使之。因此在第一種情形下,第189條將在實際上落空。

第二種情形,假設贈與財產的權利轉移之后,始因贈與人故意或重大過失致使贈與財產毀損滅失。

此時贈與財產之權利已經轉移,贈與人之合同義務亦隨之消滅,該財產已歸受贈人,成為受贈人之財產,如此時因贈與人之故意或重大過失致使該財產毀損、滅失的,屬于故意或重大過失損害他人財產,屬于侵權無疑。然而衡諸立法本意,并無在此規定贈與人侵權責任的意圖和必要。

因為對于他人財產之侵犯非但故意及重大過失,即一般過失亦構成侵權行為,得向受侵害人負侵權損害賠償責任。而侵權責任應依《民法通則》的有關規定作為其請求權之規范基礎,而不應在《合同法》,尤其是其中的贈與合同一章中作特別規定。而且此處要求贈與人僅應就其故意或重大過失造成之損害負責,而未說明對一般過失造成的損害負責,可見并無適用一般侵權行為法的意圖。

因此,《合同法》第189 條的立法意圖應當不是在此處規定贈與人的侵權責任,故此時無第189條的適用余地。

第三種情形,贈與財產的權利在轉移過程中。因贈與人在贈與財產的權利轉移之前均可行使任意撤銷權,因此,只要贈與財產的權利尚未轉移,應認為贈與人仍可撤銷之。故此時如因贈與人之故意、重大過失造成贈與財產毀損、滅失的,與第一種情形無異,難適用第189條。

由此可見,前述立法在如下兩方面存在不符合立法意圖之處:

其一,由于贈與人任意撤銷權的行使范圍、期間等均無限制,致使除《合同法》第186條第2款以外的贈與合同,不問情由均可被任意撤銷,從而使受贈人對贈與財產因贈與人之故意或重大過失而到毀損、滅失時,實際上無法請求損害賠償,使其在大多數情況下成為一紙空文。

其二,由于贈與人任意撤銷權的行使毫無限制,使得受贈人不僅在前述情況下無損害賠償請求權,而且使得受贈人在為接受贈與而作了準備之后,因贈與人撤銷贈與而使其遭受的損失,由于贈與人行使任意撤銷權為行使法律賦予之權利,其行為可以排除違法性,從而使得受贈人的這種損失無從得到補償。如受贈人為接受贈與人贈與之汽車,修建了一座車庫,其后贈與人撤銷贈與使受贈人徒耗金錢、時間和人力,從而遭受損失的,如僅對合同法前述條文作純粹之文意解釋,則受贈人的損失將無從得到補償。

由此可見,《合同法》第186條第1款規定的贈與人任意撤銷權之范圍失之過寬。實際上《合同法》關于贈與人任意撤銷權之規范目的,無非是考慮因受贈人系純獲得利益,因此需要適當減輕贈與人之合同義務,故此賦予贈與人法定撤銷權(《合同法》第192、193條)、贈與履行拒絕權(《合同法》第 196條)及贈與人之任意撤銷權等。 但規范之目的又并不在于使受贈人之期待和信賴因此而毫無保障,而僅是相對平衡雙方利益。

故此前述二種贈與人任意撤銷權之行使毫無限制的情形,可以認為是在法體系上存在影響法律功能,且違反立法意圖之不完全性,即有法律漏洞存在(注:參見梁慧星:《民法解釋學》,251頁, 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1995;另參見楊仁壽前引書142頁以下。)。 為補充這一法律漏洞,在此需要對第186條第1款作目的性限縮之解釋,將前述兩種不宜于賦予贈與人任意撤銷權的情形,排除于該條款文意之外。

依《合同法》第6條:“當事人行使權利、 履行義務應當遵循誠實信用原則。”在第一種情形中,贈與人在贈與財產毀損、滅失之前,未行使其任意撤銷權,于損害發生之后方才行使的,可以認為是專以逃避損害賠償責任為目的之權利濫用。此權利之濫用有悖于前述誠實信用原則,故應排除于法條文意之外,使贈與人在此時不得行使這一權利。

在第二情形中,贈與人之任意撤銷權既然為法律所賦予,其行使即為符合法律要求之權利行使,可以排除違法性,故而其行使一般無須負擔責任。然而在受贈人出于誠實信用而作了接受贈與之準備之后,贈與人如任意撤銷合同,則必將使受贈人之信賴受到損害,如前述汽車贈與之例。

在此情況下贈與人撤銷合同將給受贈人造成損失,顯然不符合誠實信用原則,有背于立法之規范意圖。因此,在此應對贈與人撤銷權行使之效力加以限制,即贈與人在此時原則上雖亦可行使其撤銷權,但此權利之行使不能完全排除其責任,對因行使任意撤銷權而給受贈人造成的損失,依締約上過失責任為基礎,贈與人仍應承擔相應的損害賠償責任。

綜上所述,我們國家的法律對贈與人的法定撤銷權的規定相對寬松和自由,所以在贈與人在放棄贈與的情況下,可以任意撤銷合同。但是同時也會根據情況判斷是否會對受贈人帶來損失,因而判定贈與人是否有賠償責任。更多相關贈與人的撤銷權等問題可以咨詢律霸。


擔保人能否行使撤銷權?

贈與合同撤銷需要滿足哪些條件?

可撤銷合同的撤銷情形有哪些?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登錄×

驗證手機號

我們會嚴格保護您的隱私,請放心輸入

為保證隱私安全,請輸入手機號碼驗證身份。驗證后咨詢會派發給律師。

評論區
登錄 后參于評論

專業律師 快速響應

累計服務用戶745W+

發布咨詢

多位律師解答

及時追問律師

馬上發布咨詢
徐帥帥

徐帥帥

執業證號:

11305201810026386

河北國途律師事務所

簡介:

徐帥律師,河北國途律師事務所專職律師!

微信掃一掃

向TA咨詢

徐帥帥

律霸用戶端下載

及時查看律師回復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法律常識 友情鏈接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精品视频一区二区噜噜| 欧美日韩国产综合视频在线看| 成年性午夜免费视频网站不卡| 国产午夜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不卡| 五月婷婷免费视频| 欧美亚洲国产激情一区二区| 欧美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四|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齐齐| 亚洲国产欧美国产综合一区| 怡红院国产免费| 欧美www视频| 国产成人精品视频网站|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不卡| 麻豆AV一区二区三区久久| 日韩在线不卡免费视频一区| 国产在线精品网址你懂的| 久久亚洲国产精品五月天| 色噜噜狠狠一区二区三区果冻| 成年女人免费播放影院| 动漫精品一区二区三区3d| www.youjizz.com在线| 波多野结衣在线免费电影| 国产精品欧美视频另类专区| 亚洲人成网站免费播放| 91丁香亚洲综合社区| 日本一卡2卡3卡无卡免费| 又爽又黄又无遮挡的视频在线观看| 一区二区和激情视频| 波霸影院一区二区| 国产精品亚洲欧美大片在线看 | 成年女人18级毛片毛片免费观看| 国产v亚洲v天堂无码| 一个人看的www免费高清| 污污网站在线观看| 国产欧美日韩精品丝袜高跟鞋 | 久久精品午夜福利| 美女视频一区二区| 欧美最猛黑人xxxx黑人| 国产精品igao视频网网址| 久久国产午夜一区二区福利| 精品国产污污免费网站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