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擔保法中保證的方式有哪些
《擔保法》規定的擔保方式有5種:
1. 保證:
保證是指保證人和債權人約定,與債務人不履行債務時,由保證人按照約定履行主合同的義務或者承擔責任的行為。
2. 抵押:
抵押是指債務人或者第三人不轉移抵押財產的占有,將抵押財產作為債權的擔保。
當債務人不履行債務時,債權人有權依照擔保法的規定以抵押財產折價或者以拍賣、變賣該財產的價款優先受償。
3. 質押:
質押是指債務人或者第三人將其動產移交債權人占有,或者將其財產權利交由債權人控制,將該動產或者財產權利作為債權的擔保。
債務人不履行債務時,債權人有權依照擔保法的規定以該動產或者財產權利折價,或者以拍賣、變賣該動產或者財產權利的價款優先受償。
4. 留置:
留置是指在保管合同、運輸合同、加工承攬合同中,債權人依照合同約定占有債務人的動產。
債務人不按照合同約定的期限履行債務的,債權人有權依照擔保法規定留置該財產,以該財產折價或者以拍賣、變賣該財產的價款優先受償。
5. 定金:
定金是指合同當事人一方為了擔保合同的履行,預先支付另一方一定數額的金錢的行為。債務人履行債務后,定金應當抵作價款或者收回。
給付定金的一方不履行合同約定的債務的,無權要回定金;收受定金的一方不履行合同約定的債務的,應當雙倍返還定金。
二、約定擔保
約定擔保是指當事人通過約定而產生的擔保。除了法定擔保外,其他的擔保可以依據當事人的約定而產生。約定擔保的方式主要有保證、抵押、質押和定金。
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擔保法》若干問題的解釋第一條規定:
當事人對由民事關系產生的債權,在不違反法律、法規強制性規定的情況下,以擔保法規定的方式設定擔保的,可以認定為有效。
擔保可以分為兩類,即法定擔保和約定擔保。其中法定擔保的方式由相關法律直接規定,當事人可以根據實際情況從中選擇具體的擔保方式。至于約定擔保,那么就是建立在當事人協商約定的基礎之上,約定的擔保方式中就有定金、保證、抵押和質押等四種。
擔保法的基本原則有哪些
中華人民共和國擔保法解釋
擔保法主要內容有哪些,最新擔保法全文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發明專利與實用新型專利申報申請事項有哪些
2021-03-18父母離婚母親去世父親是監護人嗎
2020-12-25個人獨資股權贈與如何辦理
2021-03-09家暴離婚具體怎樣賠償
2021-02-17部分判決不服上訴的刑事判決書怎么寫
2020-11-08怎么判定合同真偽
2021-01-28勞動部門收到集體合同多久未提出異議會生效
2020-11-20如何充分發揮企業工會的積極作用
2021-02-26員工意外險怎么做賬
2021-01-02達到人身意外傷害標準的應該滿足哪些要件
2021-01-22保險合同有什么特點
2020-12-30車被縱火保險公司賠嗎
2021-02-23互聯網保險發展現狀是怎樣的
2020-12-14廣西的商業車險二次費改
2021-01-22人身保險不適用代位追償原則的原因有哪些
2020-12-11保險公司會審查理賠材料的合法性嗎
2021-01-08出租車全責拒賠應該怎么處理
2020-12-08如何定義第三者責任保險的第三者
2021-01-09住改非遇拆遷是按照商鋪補償嗎
2021-01-21拆遷補償不透明,可以申請信息公開嗎
2021-0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