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知道的是我國法律制定的時候肯定是存在著一些不明確的現象,那么對于這些不明確的規定內容就需要通過司法解釋或者一些其他的解釋方法來進行闡明,比如說我國擔保法就有著相關的解釋規定,很多人都了解一下。擔保法解釋規定的內容是怎樣的?
一、擔保法解釋規定的內容是怎樣的?
關于總則部分的解釋
第一條:當事人對由民事關系產生的債權,在不違反法律、法規強制性規定的情況下,以擔保法規定的方式設定擔保的,可以認定為有效。
第二條:反擔保人可以是債務人,也可以是債務人之外的其他人。反擔保方式可以是債務人提供的抵押或者質押,也可以是其他人提供的保證、抵押或者質押。
第三條:國家機關和以公益為目的的事業單位、社會團體違反法律規定提供擔保的,擔保合同無效。因此給債權人造成損失的,應當根據擔保法第五條第二款的規定處理。
第四條:董事、經理違反《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第六十條的規定,以公司資產為本公司的股東或者其他個人債務提供擔保的,擔保合同無效。除債權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的外,債務人、擔保人應當對債權人的損失承擔連帶賠償責任。
第五條:以法律、法規禁止流通的財產或者不可轉讓的財產設定擔保的,擔保合同無效。以法律、法規限制流通的財產設定擔保的,在實現債權時,人民法院應當按照有關法律、法規的規定對該財產進行處理。
第六條: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對外擔保合同無效: (一)未經國家有關主管部門批準或者登記對外擔保的; (二)未經國家有關主管部門批準或者登記,為境外機構向境內債權人提供擔保的; (三)為外商投資企業注冊資本、外商投資企業中的外方投資部分的對外債務提供擔保的; (四)無權經營外匯擔保業務的金融機構、無外匯收入的非金融性質的企業法人提供外匯擔保的;(五)主合同變更或者債權人將對外擔保合同項下的權利轉讓,未經擔保人同意和國家有關主管部門批準的,擔保人不再承擔擔保責任。但法律、法規另有規定的除外。
第七條:主合同有效而擔保合同無效,債權人無過錯的,擔保人與債務人對主合同債權人的經濟損失,承擔連帶賠償責任;債權人、擔保人有過錯的,擔保人承擔民事責任的部分,不應超過債務人不能清償部分的二分之一。
第八條:主合同無效而導致擔保合同無效,擔保人無過錯的,擔保人不承擔民事責任;擔保人有過錯的,擔保人承擔民事責任的部分,不應超過債務人不能清償部分的三分之一。
第九條:擔保人因無效擔保合同向債權人承擔賠償責任后,可以向債務人追償,或者在承擔賠償責任的范圍內,要求有過錯的反擔保人承擔賠償責任。擔保人可以根據承擔賠償責任的事實對債務人或者反擔保人另行提起訴訟。
第十條:主合同解除后,擔保人對債務人應當承擔的民事責任仍應承擔擔保責任。但是,擔保合同另有約定的除外。
第十一條: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法定代表人、負責人超越權限訂立的擔保合同,除相對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其超越權限的以外,該代表行為有效。
第十二條:當事人約定的或者登記部門要求登記的擔保期間,對擔保物權的存續不具有法律約束力。擔保物權所擔保的債權的訴訟時效結束后,擔保權人在訴訟時效結束后的二年內行使擔保物權的,人民法院應當予以支持。
二、關于保證部分的解釋
第十三條:保證合同中約定保證人代為履行非金錢債務的,如果保證人不能實際代為履行,對債權人因此造成的損失,保證人應當承擔賠償責任。
第十四條:不具有完全代償能力的法人、其他組織或者自然人,以保證人身份訂立保證合同后,又以自己沒有代償能力要求免除保證責任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第十五條:擔保法第七條規定的其他組織主要包括: (一)依法登記領取營業執照的獨資企業、合伙企業; (二)依法登記領取營業執照的聯營企業; (三)依法登記領取營業執照的中外合作經營企業; (四)經民政部門核準登記的社會團體; (五)經核準登記領取營業執照的鄉鎮、街道、村辦企業。
第十六條:從事經營活動的事業單位、社會團體為保證人的,如無其他導致保證合同無效的情況,其所簽定的保證合同應當認定為有效。
第十七條:企業法人的分支機構未經法人書面授權提供保證的,保證合同無效。因此給債權人造成損失的,應當根據擔保法第五條第二款的規定處理。企業法人的分支機構經法人書面授權提供保證的,如果法人的書面授權范圍不明,法人的分支機構應當對保證合同約定的全部債務承擔保證責任。企業法人的分支機構經營管理的財產不足以承擔保證責任的,由企業法人承擔民事責任。企業法人的分支機構提供的保證無效后應當承擔賠償責任的,由分支機構經營管理的財產承擔。企業法人有過錯的,按照擔保法第二十九條的規定處理。
第十八條:企業法人的職能部門提供保證的,保證合同無效。債權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保證人為企業法人的職能部門的,因此造成的損失由債權人自行承擔。債權人不知保證人為企業法人的職能部門,因此造成的損失,可以參照擔保法第五條第二款的規定和第二十九條的規定處理。
首先,擔保法解釋當中的第一個部分是關于總體概括的一種解釋。第二個部分是關于保證的解釋,比如說企業法人的分支機構在沒有經過書面同意提供擔保的情況下,保證合同是沒有法律效力的。
取保候審擔保人需要什么條件?
借款合同保證有哪些擔保方式
“借條”換“欠條”,新擔保人不知情能否免責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公司在合同期內要辭退員工應該有補助嗎
2021-03-22國有獨資企業不設董事會可以嗎
2021-02-05房產公司合并資質怎么處理
2020-11-21合伙人之間股份轉讓必須全體合伙人同意嗎
2021-01-06追償權糾紛屬于物權還是債權
2020-11-24國有資產產權轉讓(拍賣)程序
2021-01-14父贈與繼子房產兒子有權反對嗎
2021-01-25財產保全是名下所有財產嗎
2021-01-29單位拒絕支付工傷賠償怎么辦
2020-12-12房屋裝修合同多久終止
2020-12-12如何認定勞動關系?
2020-12-02壽險理賠有哪些流程
2021-03-174s店強制買保險怎么辦
2021-01-16保了車上(貨物)責任險后,貨物掉落導致他人受損是否因該賠償?
2021-01-104s店說幫買保險但沒買不計免賠怎么辦
2021-03-22雇主責任險賠償金應給出事的雇員還是雇主
2020-11-29保險理賠后次年保費一定會上漲嗎
2021-02-21保險代理公司管理規定制度有什么
2021-01-02簽訂集體土地承包合同有哪些法定程序
2021-02-25農村集體林地可以承包給個人嗎
2020-1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