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四種人可以成為附帶民事訴訟的被告人:
1.刑事案件的被告人絕大多數案件附帶民事訴訟被告人就是刑事案件被告人,因為是他給被害人造成的損失。
2.未追究刑事責任的共同致害人如;一伙人在飯館尋釁滋事,為首的三人被起訴,其余兩人因情節輕微未被起訴。五個人一起砸的飯館,無法分清誰砸的什么,所以只能五個人一起起訴。未被列為刑事被告人的兩個人也是附帶民事訴訟的被告人。未追究刑事責任民事訴訟被告人必須是共同致害人。不是共同致害人即使被追究刑事責任也不能成為民事訴訟被告人。
如:于某將女朋友殺死,王某幫助于某轉移尸體、銷毀證據,于、王二人同時被檢察院起訴。死者的近親屬提起附帶民事訴訟,只能以于某為被告人。王某雖然也構成犯罪,但被害人的損失不是王某造成的,不能要求王某承擔民事賠償責任。
3.刑事被告的法定代理人承擔民事責任的年齡是18歲,承擔刑事責任的年齡是14歲或者16歲。殺人、放火、強奸、搶劫等犯罪14歲就承擔刑事責任,其他犯罪16歲承擔刑事責任。如果刑事被告人已滿14歲不滿18歲,他應當承擔刑事責任但不應當承擔刑事責任,只能做刑事案件被告人,不能做民事案件被告人。遇到這種情況,只能以未成年被告人的監護人做附帶民事訴訟的被告人。未成年人犯罪的,他的監護人應當以法定代理人的身份出庭。所以說,未成年人犯罪的應當以他的法定代理人為附帶民事訴訟被告人。
4.對被告人的行為負有賠償責任的機關、單位如:出租汽車司機,刑事被告人是肇事司機,附帶民事訴訟被告人應當是該司機任職的出租汽車公司。在酒店被保安打傷,刑事被告人是打人的保安,附帶民事訴訟的被告人應當是出事的酒店。值得注意的是國家工作人員利用職權侵犯公民權利的犯罪案件,不能提起附帶民事訴訟。
如:公安局對公民進行非法拘禁、刑事逼供,違法的警察是刑事案件的被告人,但不能對被告人或者公安局提起附帶民事訴訟。法官收受賄賂枉法裁判,犯罪法官是刑事案件的被告人,但不能對該法官或者法院提起附帶民事訴訟。因為以上被告人是國家工作人員,他們的犯罪行為由自己負責,給被害人造成的損失應當由國家負責。這種情況,應當按照《國家賠償費》的規定,申請國家賠償。刑事附帶民事訴訟被告人的權利:
1.有權委托代理人刑事案件被告人的律師叫辯護人,獨立行使辯護權,不受當事人的支配。刑事附帶民事訴訟被告人的律師叫代理人,不是獨立的一方,必須按照當事人的意思辦事。因此,辯護人不能行使代理權,代理人不能行使辯護權。刑事附帶民事訴訟被告人應當分別請律師做辯護人和代理人。辯護人和代理人可以請同一個律師,但應當分別辦理委托手續。
2.請求回避權
3.有權參加法庭調查和辯論在附帶民事訴訟的法庭調查和辯論中,和原告人地位是平等的。
4.有權對原告人提出反訴如被告人將原告人打成輕傷,構成犯罪,原告人對被告人提出附帶民事訴訟,有權賠償醫藥費一萬元。被告人說是原告人先動手將自己打傷的,雖然鑒定為輕微傷,原告人不構成犯罪,但被告人花了一萬五醫藥費,要求原告人賠償。遇到這種情況,被告人應當以原告人為被告提出反訴,法庭應當兩案合并審理。
5.上訴權被告人不服判決中的民事部分,可以對民事部分提出上訴。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簡介:
2017年畢業于浙江大學法律系碩士,執業以來一直辦理刑事案件。2018年1月至2019年7月在紹興市嵊州市執業,2019年7月開始在杭州市專業刑事所浙江靖霖律師事務所執業,2019年12月成為浙江靖霖律師事務所授薪合伙人,2020年3月被派駐到浙江靖霖(紹興)律師事務所擔任副主任一職,執業以來憑借深厚的法學功底,積累了豐富的人生閱歷和精湛的執業水準、良好的職業道德,在浙江各地具有廣泛、良好的社會資源,得到客戶的一致好評。其為人正直、誠實守信、認真負責,多年來將理論與實踐相結合,辦理了一大批在國內或省內具有重大影響的刑事案件,曾為多名重大刑事案件被告人成功做無罪辯護、死刑立即執行案件改判為死緩的成功案例。累計辦理了多起重大刑事案件。
不動產登記機構應當履行什么職責
2021-02-14父親死了遺產怎么繼承
2021-01-09離婚損害賠償構成要件包括哪些
2021-02-10勞動合同未到期補償金多少
2021-02-06試用期領導不同意離職怎么辦
2020-12-07保險合同的內容
2021-02-13疲勞駕駛保險賠償嗎
2021-01-30尾燈噴熏黑膜被追尾了保險會賠嗎
2021-01-06車禍藥費花5萬保險賠多少錢
2021-02-25保險公司把被保人寫錯了怎么理賠
2021-03-06保險欺詐是什么意思
2021-03-01洗車發生交通事故保險公司拒賠可行嗎
2021-01-25保險利益原則在保險合同適用中的差異性
2021-01-28農村集體土地承包年限是多久
2021-02-12土地承包的經營權抵押需要登記嗎
2021-02-15農村城鎮化改革,面臨房屋拆遷,拆遷補償是選擇房屋還是錢
2021-03-09公司拆遷補償員工證明
2020-11-21拆遷紅線范圍內可以權屬爭議嗎
2020-11-20從《城鄉規劃法》看違章建筑
2020-11-14征地拆遷時都有哪些維權誤區
2021-0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