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合同履行期限屆滿之前,當事人一方明確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為表明不履行主要債務的,叫做“預期違約”或“先期違約”。其法律特征是:
1.是在履行期到來之前表示不履行未來的義務,侵害的是期待的債權而不是現實的債權。因而被稱為“預期”,以此區別履行期屆滿后的實際違約。
2.是以明示或者行為肯定地向對方表示將不履行其義務。
3.是能夠履行義務,而無正當理由拒絕履行未來的義務。
4.拒絕履行的是主要債務,而非細小義務。
合同法賦予當事人在對方預期違約時以解除合同的權利,并可以在履行期限屆滿之前要求對方承擔違約責任。其理由在于:當事人雖未實際違約,但已表示他已置合同于不顧,根本漠視其應負的合同義務。遇此情形,如果仍讓守約方坐等履行期屆至才能向對方主張權利,要求賠償損失,那將損害守約方的利益。因此建立這一規則,允許守約方行使解除權,并可以在履行期限屆滿之前要求對方承擔違約責任,對保護守約方是十分必要的。當然守約方也可以不解除合同,等到履行期屆至后再要求對方承擔違約責任。
:
不履行合同應承擔什么責任,合同中如何確定違約責任?
違約損害如何賠償
根本違約的法律后果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公司解散如何追繳未繳出資
2020-11-21軍人離婚財產如何分割
2020-11-26監護人實施家庭暴力,可以重新指定監護人嗎
2021-01-17離婚后探視權的時間規定
2021-01-19交通肇事致人死亡怎么認定
2020-11-28反擔保合同的效力與實現條件
2020-12-09國土局有權解決鄰居土地糾紛嗎
2021-02-06別墅地皮可買賣建房嗎
2021-01-15抵押物有哪些種類
2021-01-08什么是勞動合同,簽訂勞動合同應當符合哪些條件?
2021-01-07勞務外包用工單位要繳哪些稅
2021-03-09購買人壽保險的原因
2021-01-06保險公司怕擔責是否可以起訴解除保險合同
2021-02-25被保險人的直接解除權行使條件有哪些
2021-02-27如何訂立海上保險合同
2021-02-10交通事故受害方保險理賠流程
2020-12-28社會保險嚴重失信人名單的主體可以有哪些
2020-11-27什么是保險合同的定義
2021-01-14自然災害致人死亡保險公司賠償標準
2020-11-14交通事故責任強制保險責任限額制定原則
2020-1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