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的附隨義務的履行原則是什么
1、歸責原則
歸責原則是指行為人的行為致他人損害發生之后,據以確定損失由何人承擔的原則。單單歸責原則本身并不能決定責任成立有無,它只是為責任的成立尋找根據和理由。歸責原則主要有過錯原則、過錯推定原則和無過錯原則。過錯原則指以當事人主觀存在過錯為根據的原則。過錯推定指在某些行為構成中,法律推定行為人實施該行為是有過錯,當事人可以證明自己沒有過錯來免責。無過錯原則指不管當事人主觀上有無過失,只要當事人實施了某種行為,造成了損害就應當承擔責任。
我國合同法總論采用了無過錯原則,而在合同法分論中卻規定了不少的過錯責任。合同法中規定了附隨義務,卻沒有規定違反附隨義務的法律后果。因此依類推,有學者認為應當采用合同法總論中的無過錯歸責原則。而合同分論中的諸多過錯責任,又讓人對此項推定產生懷疑。
2、責任構成要件
違反附隨義務的責任構成要件是指違反附隨義務所要承擔責任所必須具備的條件。在現實生活中存在著兩種違反附隨義務的情況,一為違反給付義務同時也違反了附隨義務;一為僅違反附隨義務。對于前一種情況,一般要求符合違約的構成要件即可,不再以附隨義務來單獨主張。因此本部分所言構成要件是指單獨違反附隨義務的情形。
違反附隨義務的救濟方式
違反附隨義務的救濟方式主要有兩種,賠償損失與解除合同。
1、賠償損失
違反附隨義務最主要的救濟方式是請求行為人承擔賠償責任,賠償受損當事人的利益損失。通常情況下是法律強制當事人給受害人一筆金錢。違反附隨義務侵害當事人的人身和財產利益,賠償損失當屬最理想的救濟方法。賠償的范圍包括對方當事人的實際損失,救濟而產生的費用。對當事人固有利益侵害者還可能承擔一定的精神損害賠償。
2、解除合同
違反附隨義務第二種救濟方式是解除合同。林誠二先生認為臺灣地區民法第254條及256條規定,債務人有給付延遲或給付不能時,債權人得解除契約,并未區分何種債務不履行得為解除或不解除契約。并認為非為給付不能達到契約之目的時方可解除[8]。當事人違反附隨義務,另一方通常不能主張解除合同,但是如果該項附隨義務的違反使得合同的目的不能實現,或合同對當事人不再有意義,當事人就可以此為據,解除合同關系。
合同是有法律效力的,附屬合同跟合同一樣有法律效力。違法了附屬合同,同樣也是需要承擔違約責任的。在簽訂合同的時候,不但要看主合同,還需要看附屬合同,如果發現有不平等條約,那么可以拒絕支付,即便簽訂也屬于無效合同。
合同傳真件是否有效
合同當事人拒絕履行義務的條件是什么?
合同不可抗力條款是怎樣的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醫療事故三級能賠多少錢
2020-12-25延邊州涉外婚姻拒簽案例分析
2020-12-18監事會怎樣設置
2020-12-19欺騙性商標誤認的主要情形有哪些
2021-03-06留置合同能否單獨訂立保證合同
2021-03-10交通事故鑒定中是否扣車
2021-02-08當事人在不知情下被簽合同有效嗎
2021-01-21二手房交易注意事項
2020-12-07購房有什么可能會遇見的陷阱
2021-03-18勞動合同終止的法律問題
2021-02-26申請解除競業限制方式
2021-03-20勞動爭議的調解應該在多長時間內結束
2021-01-01人壽險的投保額如何估算,哪些人需要購買人壽險
2020-12-28人壽險理賠需要準備什么資料
2020-11-26人壽保險的類型具體有哪些
2020-12-25發生哪些事故時保險公司可以不賠償
2021-01-05保險合同內容的變更要注意哪些事項
2020-12-27保險合同的訂立與生效是怎樣的
2020-11-14外資保險公司的保證金如何確定
2021-02-10可以委托醫護人員銷售健康保險產品嗎
2021-0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