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甲方扣除乙方違約金數(shù)額過高怎么辦?
《合同法》第114條第2款規(guī)定:“約定的違約金低于造成的損失的,當事人可以請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予以增加;約定的違約金過分高于造成的損失的,當事人可以請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予以適當減少。”
2003年4月28日,最高人民法院發(fā)布了《關于審理商品房買賣合同糾紛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該解釋第16條規(guī)定:“當事人以約定的違約金過高為由請求減少的,應當以違約金超過造成的損失30%為標準適當減少”。
違約金是由當事人約定的或者由法律直接規(guī)定的,在違約方不履行合同時償付給守約方的一定數(shù)額的貨幣。根據相關的法律來看,違約金可分為法定違約金與約定違約金。法定違約金是指在一些法規(guī)中,明文規(guī)定的違約金比例或幅度范圍;約定違約金是指合同雙方當事人在簽訂合同時自愿約定的違約金比例或數(shù)額。而法學理論界又從違約金的法律后果將違約金分為補償性違約金和懲罰性違約金兩種。支持補償性違約金的學派認為違約金主要是為了彌補守約方受到的損失。持懲罰性觀點的學者認為,違約金主要是為了確保合同的履行,而事先約定的對違約方進行的一種懲罰。
二、違約的后果
1、強制履行。
《合同法》第一百一十條規(guī)定“當事人一方不履行非金錢債務或者履行非金錢債務不符合約定的,對方可以要求履行”。如果對方仍不履行的,守約方可以經仲裁或訴訟確認后,申請法院強制對方履行。
2、賠償損失。
《合同法》第一百一十三條規(guī)定“當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義務或者履行合同義務不符合約定的,在履行義務或者采取補救措施后,對方還有其他損失的,應當賠償損失。”第一百一十三條規(guī)定“當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義務或者履行合同義務不符合約定,給對方造成損失的,損失賠償額應當相當于因違約所造成的損失,包括合同履行后可以獲得的利益,但不得超過違反合同一方訂立合同時預見到或者應當預見到的因違反合同可能造成的損失。”
3、支付違約金。
《合同法》第一百一十四條規(guī)定“當事人可以約定一方違約時應當根據違約情況向對方支付一定數(shù)額的違約金。也可以約定因違約產生的損失賠償額的計算方法。
約定的違約金低于造成的損失的,當事人可以請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予以增加;約定的違約金過分高于造成的損失的,當事人可以請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予以適當減少。”
4、修理、更換、重作、退貨、減少價格或者報酬。
《合同法》第一百一十一條規(guī)定“質量不符合約定的應當按照當事人的約定承擔責任。對違約責任沒有約定或者約定不明確的,依照本法第六十一條的規(guī)定仍不能確定的,受損害方根據標的的性質以及損失的大小,可以合理選擇要求對方承擔修理、更換、重作、退貨、減少價格或者報酬等違約責任。”
5、擔保責任。
依照《擔保法》規(guī)定,為合同履行提供保證、定金、抵押、質押、或者留置等方式擔保的合同當事人或者第三人,在被保證的合同當事人違約的情況下,要按照擔保合同的規(guī)定,承擔違約責任。
6、當事人約定的其他違約責任方式。
在不違背法律原則及有關規(guī)定的情況下,合同當事人可以約定其他違約責任。
關于違約金扣除的相關條款一開始就要體現(xiàn)在書面合同中,可是很多人在簽合同之前根本就不夠謹慎,沒有提前的去預估一下如果自身違約有可能會給對方帶來的實際損失,這樣稀里糊涂的去約定違約金對自身就很不利。當然了,違約金約定的數(shù)額過高或者是過低,這對于合作各方的人員來說也是不公平的。
鐵路運輸損害賠償違約金限額是多少
租房違約金一般怎么算
租房違約金一般給多少?最多給多少?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農村“空掛戶”新政策:滿足這些條件,土地征收有補償!
2020-12-20刑罰轉變?yōu)闊o期是否還能執(zhí)行
2021-03-01行政處罰多長時間向法院移交
2020-11-28車輛劃痕險怎么理賠
2020-11-24請問父母有退休金能否申報贍養(yǎng)
2021-01-20生父能取消其繼承權嗎
2021-01-14買集資房后代子孫可以使用嗎
2021-03-25資產具有哪些風險
2021-02-09取消繼承權的程序是怎樣的
2020-12-12怎么區(qū)分婚前財產和婚后財產
2020-11-25集資房轉讓需繳納什么費用
2020-11-16勞動者月中入職當月是否有工資
2020-11-22單位聘請廚師是否具有勞動關系
2020-12-27勞動監(jiān)察部門能否確立勞動關系
2021-02-10什么情況下勞動仲裁支持經濟補償金
2020-11-21投保壽險時應注意什么,壽險的保險金怎么給付
2021-03-02車險理賠中的常見問題
2021-01-07保險人在賠償后有哪些權利
2021-01-11肇事逃逸能走保險嗎
2021-03-16簽了保險合同什么情況可以解除
2020-1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