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合同訂立的過程中或者是訴訟活動中,經常會涉及到與違約責任相關的問題,如果我們想要合理的維護自己的權益就必須嚴格重視與此相關的條款,那么合同條款中違約方訴訟條款有哪些呢?小編在此為您解答與此相關的一些問題。
一、合同違約方須承擔哪些違約責任違約方必須承擔某些法律責任,這不僅是對另一方的權利救濟,而且是對違約方的懲罰。根據我國《合同法》的規定,違約責任有以下幾種形式:
1、繼續履行;
2、采取補救措施;
3、賠償損失;
4、違約金;
5、定金;等等。違約責任一方面在法律上有相關規定,另一方面合同當事人也可以在合同中進行約定,如約定違約金責任、定金數額、損失賠償金的計算方法等。
二、違約責任的構成要件根據民法通則、合同法的規定,以及目前我國的司法實踐,構成違約責任必須同時具備以下四個條件:
第一,行為,也就是一方當事人必須有不履行合同義務或者履行合同義務不符合約定的行為,這是構成違約責任的客觀條件。違約行為只能在特定的關系中才能產生。違約行為發生的前提是,當事人之間已經存在著合同關系。如果合同關系并不存在(如尚未成立,或已被解除,或被宣告無效),則不發生違約行為。
第二,過錯,即違約一方當事人主觀上有過錯,這也是違約責任的主觀要件。當事人違約可能有各種原因,如不可抗力、對方違約等。因這些原因引起違約,當事人不能承擔違約責任。只有因違約當事人的原因造成違約責任。因此,違約當事人要承擔違約責任,主觀上必須要有過錯。而在雙方過錯的情況下,過錯的大小是其承擔違約責任大小的依據。
第三,損害事實,損害事實指當事人違約給對方造成了財產上的損害和其他不利的后果。從權利角度考慮,只要有違約行為,合同債權人的權利就無法實現或不能全部實現,其損失即已發生。在違約人支付違約金的情況下,不必考慮對方當事人是否真的受到損害及損害的大小;而在需要支付賠償金的情況下,則必須考慮當事人所受到的實際損害。
第四,因果關系,即違約行為和損害結果之間存在著因果關系。違約當事人承擔的賠償責任,只限于因其違約而給對方造成的損失。合同條款中違約方訴訟條款里,對合同對方當事人的其他損失,違約人自然沒有賠償的義務。違約行為造成的損害包括直接損害和間接損害,對這兩種損害違約人應賠償。
綜合以上來看,合同條款中違約方訴訟條款還是有些復雜的,一旦違約,將會給雙方都帶來不必要的麻煩,給造成對方的信賴利益損失,也給自己的誠實信用造成損失,這對雙方來說都是不太愉快的體驗,希望大家在進行民事活動,周全考慮,謹慎行事。希望這篇文章可以幫到你們,如果遇到困難,請咨詢相關人員。
違約責任的形式包括哪些
違約責任如何賠償損失
合同違約責任條款怎么約定?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土地轉包的最長年限是多久
2020-12-14如果公司拒不出具解除勞動關系證明的,勞動者可以怎么維權
2021-01-06轉租可以不告知房東嗎
2021-01-11關于三級乙等醫療事故的規定
2021-02-26版權費用糾紛是怎樣的
2020-11-10擔保合同被確認無效后債務人和擔保人和債權人是否承擔民事責任
2021-02-12沒收個人財產執行時間是多久
2020-12-04家暴離婚起訴狀
2021-02-01仲裁條款向第三人擴張與合同相對性的沖突是什么
2021-01-22排除妨礙和排除妨害的區別是什么
2021-01-13交通調解協議書能否反悔
2020-12-22房產證可以抵押給個人嗎
2021-03-08房屋他項權證過了有效期的后果有什么
2020-12-23消防工程質保期幾年
2021-03-11保險合同本人抄約部分不是本人抄的,字是自己簽的,可以投訴嗎
2020-11-10保險違約如何去防范
2020-12-25買保險一定要注意哪些問題
2021-02-12交通事故責任強制保險責任限額制定原則
2020-11-22未盡提示和說明義務 保險免責條款屬無效
2021-02-12未盡說明義務 事故后應理賠
2020-1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