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事故技術鑒定的要求之一是時效。鑒定時效要求涉及到多方。從患方來說,在提出醫療事故爭議處理申請時,《醫療事故處理條例》第三十七條規定:“當事人自知道或者應當知道其身體受到損害之日起一年內,可以向衛生行政部門提出醫療事故爭議處理申請。”這是根據《民法通則》第一百三十六條的規定來確定的。
這里需要指出的是,根據民法通則的解釋,所謂“應當知道”指的是在客觀上存在知道的條件和可能,不管當事人實際上是否知道,均推定為知道權利受到侵害,應當自此時計算訴訟時限。因此,作為患方,如果在接受了醫學治療后發現問題,懷疑與治療有關,就應當及時與醫院溝通或請教相關專家,以免錯過了依法解決問題的時限。
二、醫療事故鑒定由哪個部門組織實施?
醫療事故由發生醫療事故的醫療單位鑒定小組鑒定,并聽取患者家屬及其單位的意見做出結論。如需上級事故鑒定委員會鑒定時,應將原始病歷、X光片和原單位的調查結果與鑒定意見,以及患者和家屬的申訴材料一并上報。個體開業者和聯合診所發生醫療事故應報請當地醫療事故鑒定委員會鑒定,并負責經濟補償。
凡涉及兩個以上醫療單位的醫療事故,應由患者及家屬申訴的醫療單位負責組織鑒定,有關醫療單位協助鑒定和善后處理。
三、醫療事故鑒定書中包括哪些內容?
專家鑒定組應當在事實清楚、證據確鑿的基礎上,綜合分析患者的病情和個體差異,作出鑒定結論,并制作醫療事故技術鑒定書。鑒定結論以專家鑒定組成員的過半數通過。鑒定過程應當如實記載。醫療事故技術鑒定書應有如下內容:
1、雙方當事人的基本情況及要求;
2、當事人提交的材料和負責組織醫療事故技術鑒定工作的醫學會的調查材料;
3、對鑒定過程的說明;
4、醫療行為是否違反醫療衛生管理法律、行政法規、部門規章和診療護理規范、常規;
5、醫療過失行為與人身損害后果之間是否存在因果關系;
6、醫療過失行為在醫療事故損害后果中的責任程度;
7、醫療事故等級;
8、對醫療事故患者的醫療護理醫學建議。
綜上所述,醫療事故鑒定是由當地的衛生部門組織實施,患者在人身發生損害之日起一年內都可以提出鑒定要求。由于醫療事故鑒定的特殊性,患者最好早些辦理手續,以免因為身體恢復導致鑒定結果不準,給自己維權產生困難。申請鑒定,患者預繳費用,責任明確后,由責任方承擔。
醫療事故中陪護費賠償應注意什么
醫療事故鑒定的期限是多久
醫療事故的舉證責任倒置是什么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變更公司地址去哪辦理
2020-12-11河道整治拆遷的紅線范圍
2021-03-04行政復議機關可以進行行政調解嗎
2021-02-12股權激勵行權有時間限制嗎
2021-02-05母子公司是否分立
2020-11-08股權質押可以同時質押嗎
2021-03-23全款公寓房可以抵押貸款嗎
2021-01-24監視居住的場所在哪里
2020-11-11子女贈予父母的房產可以變更回來嗎
2020-11-30放棄繼承權將不會產生代位繼承
2021-01-01勞務派遣工合同到期終止可否享受經濟補償金
2021-01-17勞動仲裁員聘任期是幾年
2021-02-18勞動爭議當事人不服仲裁委員會裁決或不予受理通知,向人民法院起訴,可否將仲裁委員會列為被告?
2020-11-21工傷意外險理賠多少錢
2020-12-07如何認定保險合同的效力
2021-03-05網絡上訂立的保險合同需要注意音頻形式的說明
2020-11-20原告張某訴某保險公司保險合同糾紛一案
2021-01-17意外保險理賠需要的材料有哪些
2021-01-18精神病人墜入水井溺亡 保險公司須賠錢
2020-12-05開車碰到人保險怎么賠
2021-0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