違約責任是違反合同的民事責任的簡稱,是指合同當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義務或履行合同義務不符合合同約定所應承擔的民事責任。那么違約責任的表現有哪些呢?哪些情況下是免責呢?請閱讀下面的文章進行了解。
一、實際違約表現:
1.履行不能。
履行不能即當事人想履行但是由于主客觀原因不能履行。
按不同的標準可分為主觀履行不能和客觀履行不能、自始不能和事后不能、全部不能和部分不能、一時不能和永久不能。應注意的是,如果履行同時符合自始不能、客觀不能、永久不能和全部不能,此時合同是無效的,而不是違約的問題。
2.拒絕履行。
拒絕履行即合同履行期到來之后,一方當事人能夠履行而明確表示不予履行。
3.遲延履行。
遲延履行即合同履行期屆滿,債務人能夠履行而未履行,也沒有明確表明將不予履行。
4.不完全履行。
不完全履行即已經履行但其履行不符合合同的約定。
(1)瑕疵履行(交付的標的物不合格)
(2)加害履行(交付的標的物不但不符合合同約定,還給對方造成其他損失。)
加害履行既是違約又是侵權,構成違約與侵權的競合。
二、違約的免責事由:
(一)不可抗力
1.概念
所謂不可抗力,是指不能預見、不能避免并不能克服的客觀情況。 不可抗力主要包括以下幾種情形:
(1)自然災害、如臺風、洪水、冰雹;
(2)政府行為,如征收、征用;
(3)社會異常事件,如罷工、騷亂。
2.效力。因不可抗力不能履行合同的,根據不可抗力的影響部分或全部免除責任。但有以下列外:
(1)金錢債務的遲延責任不得因不可抗力而免除。
(2)遲延履行期間發生的不可抗力不具有免責效力。
(二)免責條款
免責條款是指當事人在合同中約定免除將來可能發生的違約責任的條款,其所規定的免責事由即約定免責事由。下列免責條款無效:
1.排除人身傷害之法律責任的
2.排除故意或重大過失的責任的
(三)第三人過錯(違約方不免責)
我國合同法121條明確規定:由于第三人的原因,導致沒有履行合同,或者履行合同不符合同約定的,違約方要向對方承擔責任。(合同的相對性)
希望對您了解違約責任的知識有所幫助。如果您還有其他法律疑問,歡迎免費咨詢我們的專業律師。
違約責任怎么算?
違約責任的實際表現以及免責情況
違約責任與侵權責任的競合關系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交通事故傷殘鑒定結果幾天出來
2021-02-12交通事故死亡多少錢
2021-02-28商品房住宅保修期從何時起算
2020-11-09不知情的輕微碰撞算肇事逃逸嗎
2020-12-11交通事故的殘疾賠償金或死亡賠償金計算標準中的“上一年”指哪一年
2021-02-04要約與要約邀請有哪些區別
2021-02-02護工合同協議書怎么寫
2021-02-24再審時變更訴訟請求怎樣進行
2020-11-16交通事故對方全責不賠償怎么辦
2020-12-02已登記的地役權申請轉移登記提交的材料
2021-03-17臨時工沒簽合同仲裁需要什么材料
2021-02-26勞動局都管些什么
2020-11-16家庭財產保險在運作中出現的問題有哪些
2021-01-28什么叫提存保險金
2020-11-30保險合同的變更與終止發生是由哪些
2020-12-112020最新人身保險新傷殘標準是什么
2021-01-09車輛轉借他人 保險不牢靠
2020-11-12保險合同免責條款的具體分類包括哪些
2020-11-28保險出單員能做理賠嗎
2021-02-22經營承包合同書內容有哪些
2021-0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