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法取得的行政許可是否可以轉讓
根據我國相關法律規定,依法取得的行政許可,除法律、法規規定依照法定條件和程序可以轉讓的外,不得轉讓。
《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許可法》
第九條 依法取得的行政許可,除法律、法規規定依照法定條件和程序可以轉讓的外,不得轉讓。
第十條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建立健全對行政機關實施行政許可的監督制度,加強對行政機關實施行政許可的監督檢查。行政機關應當對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從事行政許可事項的活動實施有效監督。
第十二條 下列事項可以設定行政許可:
(一)直接涉及國家安全、公共安全、經濟宏觀調控、生態環境保護以及直接關系人身健康、生命財產安全等特定活動,需要按照法定條件予以批準的事項;
(二)有限自然資源開發利用、公共資源配置以及直接關系公共利益的特定行業的市場準入等,需要賦予特定權利的事項;
(三)提供公眾服務并且直接關系公共利益的職業、行業,需要確定具備特殊信譽、特殊條件或者特殊技能等資格、資質的事項;
(四)直接關系公共安全、人身健康、生命財產安全的重要設備、設施、產品、物品,需要按照技術標準、技術規范,通過檢驗、檢測、檢疫等方式進行審定的事項;
(五)企業或者其他組織的設立等,需要確定主體資格的事項;
(六)法律、行政法規規定可以設定行政許可的其他事項。
行政許可有以下哪幾個方面呢
1.行政許可是依法申請的行政行為。行政相對方針對特定的事項向行政主體提出申請,是行政主體實施行政許可行為的前提條件。無申請則無許可。
2.行政許可的內容是國家一般禁止的活動。行政許可以一般禁止為前提,以個別解禁為內容。即在國家一般禁止的前提下,對符合特定條件的行政相對方解除禁止使其享有特定的資格或權利,能夠實施某項特定的行為。
3.行政許可是行政主體賦予行政相對方某種法律資格或法律權利的具體行政行為。行政許可是針對特定的人、特定的事作出的具有授益性的一種具體行政行為。
4.行政許可是一種外部行政行為。行政許可是行政機關針對行政相對方的一種管理行為,是行政機關依法管理經濟和社會事務的一種外部行為。行政機關審批其他行政機關或者其直接管理的事業單位的人事、財務、外事等事項的內部管理行為不屬于行政許可。
5.行政許可是一種要式行政行為。行政許可必須遵循一定的法定形式,即應當是明示的書面許可,應當有正規的文書、印章等予以認可和證明。實踐中最常見的行政許可的形式就是許可證和執照。
以上知識就是小編對相關法律問題的解答,并不是所有的行政許可都是不能被轉讓的,有一些是能被轉讓的,歡迎到律霸網進行法律方面的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車庫買賣合同
2020-12-07欠款律師函有法律效力嗎
2020-12-07留置人員一定有罪嗎
2021-02-25留置權與抵押權有什么差別有哪些
2021-03-25被判處無期徒刑的的有選舉權嗎
2020-11-09沒有實際借款的還款協議有效嗎
2020-11-19司法鑒定意見是否可撤銷
2020-12-04是否可以要求子女經常回家探望
2021-01-262020交通事故進行傷殘鑒定有哪些流程
2021-02-21妻子起訴要回購房款
2021-03-19道路施工占住商戶有賠償嗎
2021-02-20租房的陷阱有哪些,怎樣選擇理想的房屋中介
2021-01-11公司單方解除勞動合同的情形有哪些
2021-01-18勞務外包需要什么資質
2021-01-10訂立勞動合同時薪水約定不明確如何處理
2021-02-10保險的原則是什么
2021-01-15對內資保險公司誠信問題的深層思考
2021-03-09冰雹砸壞車保險怎么賠
2021-03-22保險代理人作出的口頭承諾對保險人是否具有約束力
2020-12-28美國環境責任保險制度的啟發
2020-1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