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實生活中,總是存在喜歡到處嚼舌根的人,他們滋事造謠,給他人的身心造成一定的傷害。國家規(guī)定這樣的情況將會受到法律處罰的,那么具體會是怎樣的呢?將會受到什么處罰,下面我們來看一下相關的內容。
一、網絡造謠會給他人造成傷害,將會受到處罰
《刑法修正案(九)》第三十二條規(guī)定,在刑法第二百九十一條之一中增加一款作為第二款:“制造虛假的險情、疫情、災情、警情,在信息網絡或者其他媒體上傳播,或者明知是上述虛假信息,故意在信息網絡或者其他媒體上傳播,嚴重擾亂社會秩序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造成嚴重后果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二、網絡謠言的行政處罰
如果散布謠言,謊報險情、疫情、警情或者以其他方法故意擾亂公共秩序的,或者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實誹謗他人的,尚不構成犯罪的,要依據《治安管理處罰法》等規(guī)定給予拘留、罰款等行政處罰。
《治安管理處罰法》第25條規(guī)定:“有下列行為之一的,處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處五百元以下罰款;情節(jié)較輕的,處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罰款:
(一)散布謠言,謊報險情、疫情、警情或者以其他方法故意擾亂公共秩序的;
(二)投放虛假的爆炸性、毒害性、放射性、腐蝕性物質或者傳染病病原體等危險物質擾亂公共秩序的;
(三)揚言實施放火、爆炸、投放危險物質擾亂公共秩序的。”
三、網絡謠言的民事責任
如果散布謠言侵犯了公民個人的名譽權或者侵犯了法人的商譽,依據我國民法通則的規(guī)定,要承擔停止侵害、恢復名譽、消除影響、賠禮道歉及賠償損失的責任。
四、發(fā)帖造謠被轉發(fā)超多少次可判刑
根據《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條第一款規(guī)定,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實誹謗他人,情節(jié)嚴重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剝奪政治權利。該司法解釋于2013年9月10日起施行。
司法解釋規(guī)定,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認定為《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條第一款規(guī)定的 “捏造事實誹謗他人”:一是捏造損害他人名譽的事實,在信息網絡上散布,或者組織、指使人員在信息網絡上散布的;二是將信息網絡上涉及他人的原始信息內容篡改為損害他人名譽的事實,在信息網絡上散布,或者組織、指使人員在信息網絡上散布的;此外,明知是捏造的損害他人名譽的事實,在信息網絡上散布,情節(jié)惡劣的,以“捏造事實誹謗他人”論。
經過上文的解釋,相信大家都知道造謠的后果了吧?日常生活中一定要知法守法,做一個好公民,一旦做出違法的時候將會受到法律的制裁的,最后吃虧的就是自己了,想要后悔也來不及了。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簡介:
萬育緒律師,中共黨員,中華律師協(xié)會會員,具有證券業(yè)從業(yè)資格和相關會計、稅法知識,多年來一直致力于法律研究和實踐,曾擔任某大型集團企業(yè)法務主管,有較強的法學理論功底和豐富的工作經歷。自執(zhí)業(yè)以來先后辦理了各類訴訟及非訴法律事務,尤其精通民商事案件的辦理,長期專注于企業(yè)內控管理、合同糾紛、債權債務糾紛、票據糾紛、證券法與金融法律業(yè)務、侵權損害賠償糾紛以及常年法律顧問事務。常以誠信為本,勤勉盡責的工作態(tài)度深受當事人的信任和好評,愿以豐富的社會閱歷和執(zhí)業(yè)經驗,為您或您的單位提供專業(yè)、周到、盡責的法律服務。
治安管理案件要立案嗎
2020-12-20固定資產屬于可變現資產嗎
2020-12-01商標轉讓與商標變更有哪些不同
2020-12-28交通事故能否就傷殘單獨訴訟
2021-01-21監(jiān)外執(zhí)行的適用條件有哪些
2021-01-29斷絕了父子關系還要給贍養(yǎng)費嗎
2021-03-12擔保合同的管轄異議怎么寫
2021-01-25立約定金合同的法律效力
2020-11-23給保姆費能證明贍養(yǎng)父母嗎
2020-11-12結合《侵權責任法》分析校園侵權責任的承擔
2020-11-09政府回購房可以贈與他人嗎,政府回購房如何贈與他人
2021-01-04勞務輸出的內容
2021-03-02按天計算報酬是否是勞動關系
2020-12-23用人單位不承認勞動關系,勞動者應該提供哪些證據
2021-01-19人壽保險多長時間生效
2021-02-24飛機延誤賠償標準有什么
2021-02-05保險應當依法繳未簽合同應該怎么樣的
2020-12-20投保人的權利義務是怎樣的
2021-01-11法院判賠精神損害,保險抗辯按序賠償
2020-12-24外資保險公司因分立解散需要批準才能解散嗎
2021-0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