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強制法》(以下簡稱《行政強制法》)第12條第(五)項將“代履行”設定為與加處罰款或者滯納金,劃撥存款、匯款,拍賣或者依法處理查封、扣押的場所、設施或者財物,排除妨礙、恢復原狀這四種手段相并列的一種獨立的強制執行方式。
《行政強制法》對代履行的規定和局限
《行政強制法》作為中國現行行政強制制度的基本法律,不僅對行政強制相關的主體、權力、方法、程序等作了系統的規定,而且還特別對作為間接強制執行的代履行作了專節規定,集中體現在三個條文(第50-52條)上。
首先,《行政強制法》在第50條中規定了代履行的授權模式。由于代履行在本法中被定位為一項“輕微”、“緩和”的行政執行措施,強制性較弱并以“做好事”為基本特征,基本不涉及當事人財產或者不減損當事人的財產,而拆違等破壞性行為也被劃出了代履行范圍之外。因此,在條文中明顯體現了放寬對法律依據方面的規制,而由《行政強制法》作直接而普遍的授權。另外,將行政機關自行代履行也納入了代履行范疇。考慮到代履行針對的事項是“后果已經或者將危害交通安全、造成環境污染或者破壞自然資源的”,因此極有可能存在緊急性,一旦在延誤處理和處理不到位時都將會造成極大的安全隱患、經濟損失和環境破壞。此時再硬性規定行政機關不能自行代履行將可能會出現受限于尋找適格執行方而導致執行延誤,以致行政強制的效率性特點無法得到體現。
其次,《行政強制法》第51條則設定了代履行程序的特別要求。由于代履行存在復雜的三方法律關系這一特點,不能完全適用行政機關強制執行的一般規定。因此,明確了代履行在實施程序上必須遵守“送達決定書——催告——履行時監督——履行后執行文書”這一系列環節。對于代履行費用,則規定了要遵守決定書中事先載明、費用按照成本合理確定、原則上由義務人承擔這三項基本條件。對于實施方式上,該法最大的突破是明確了代履行在性質上區別于其他強制執行,因此行政機關和受委托組織不得以暴力、脅迫以及其他非法手段實施代履行。
最后,《行政強制法》通過第52條對“立即代履行”進行了特別規定。“立即代履行”《行政強制法》第52條規定:“需要立即清除道路、河道、航道或者公共場所的遺灑物、障礙物或者污染物,當事人不能清除的,行政機關可以決定立即實施代履行;當事人不在場的,行政機關應當在事后立即通知當事人,并依法做出處理。”的條款,是適應我國現實行政執法要求推出的特殊條款。其本質屬于代履行范疇。但是由于屬于緊急情況,需要行政機關及時做出反映,立即采取措施。因此,程序上將行政決定程序、書面催告程序、做出代履行決定程序均省略,直接進入代履行程序。[5]事實上,即時代履行在《行政強制法》出臺前就在我國《道路交通安全違法行為處理程序規定》中就有體現,并得到了高頻率的適用,特別在違章停車、交通事故處理等方面體現出了重要作用。即時代履行是行政效率的需要,將在快速恢復交通、航運,快速排除洪澇危險,快速恢復公共場所的衛生和秩序上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當然,隨著即時代履行在程序上的簡化,當然也會導致對于當事人陳述權和申辯權的削弱,因此在適用范圍上應當進行嚴格的限制。
盡管上述規定已經基本形成了我國代履行制度的框架,但是同時也必須承認《行政強制法》還存在著一些缺陷,留下了進一步可操作細則的發展空間:一是,《行政強制法》雖然對代履行制度進行了專節規定,但對于實行的程序還存在疏漏,對于救濟方面還缺少可行性規定,總的來說缺乏完善的細化規定。二是,缺乏對代履行中第三人資質以及遴選標準進行規定,[6]這也正是引言中天價拖車案出現的原因。三是,對于第三人的權利保障也沒有明確的說明。當涉及代履行合同糾紛等問題時,第三人也苦于迷茫該通過何種方式來保護自己的利益。
對于立即代履行,則具有以下三條注意點:一是立即代履行的適用范圍限制,根據我國《行政強制法》規定僅限于存在需要立即清除道路、河道、航道或者公共場所的遺灑物、障礙物或者污染物;二是對于以上情形當事人不能清除的,行政機關可以決定立即實施代履行。理由是針對以上內容關系到廣大人民群眾的出行以及生命財產安全,為保障交通安全順暢,保證公共場所可用性,需要快速糾正違法行為,消除違法后果和不利影響,恢復正常的行政秩序。[12]同時,清除遺灑物、障礙物或者污染物不涉及對當事人人身權和財產權的限制,是最純粹意義上的“做好事”,因此對這一范圍放松規范,鼓勵行政機關快速代履行具有必要性和合理性;三是實施程序的特殊規定。對即時代履行中不需要催告程序,履行的是簡易程序。但是仍然遵守鼓勵自我履行原則。當事人在場的,應該允許當事人先行清除;當事人不在場的,行政機關應當在事后立即通知當事人,并依法作出處理。
綜上,代履行是建立在當事人不履行或無法履行時,由行政機關代其履行,并有當事人承擔法律后果的行政強制措施,其大多適用于交通安全、環境和自然資源保護領域,當然具體情況還得根據案件的具體情況判斷是否適用代履行。如果你的情況比較復雜,律霸網也提供律師在線咨詢服務,歡迎您進行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什么是數罪并罰,數罪并罰怎么計算
2021-02-17房屋租金是孳息嗎
2020-12-12傷殘鑒定是如何的
2021-02-15借法人資金需要寫借款協議嗎
2021-03-18贈與股權需要在工商備案嗎
2021-02-17單位駕駛員發生交通事故受傷、死亡的,應當由誰承擔損害賠償責任?
2020-12-13合同到期不給離職證明怎么辦
2020-12-29被他人撞骨折可以走自己的意外險嗎
2020-12-27人身保險的受益人是由誰指定的
2021-01-27頂包事故保險不賠怎么辦
2021-01-05什么叫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
2021-01-17土地轉讓合同如何寫
2021-01-12購二手房改房拆遷利益有嗎
2021-01-16公租房的拆遷補償金額是怎么計算的
2020-11-23無證廠房拆遷補償標準
2020-11-27拆遷安置房如何交易
2021-02-23農村宅基地拆遷可以享受什么補償
2021-01-26八點要素告訴你郊區商品房能不能購買
2020-11-14公房拆遷補償太低怎么辦
2021-03-26解讀:國務院關于加快棚戶區改造工作的意見
2021-0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