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國家賠償案件中舉證責任由誰承擔
1、一般情況下國家賠償舉證在于侵權人
舉證責任倒置是審理人民法院國家賠償確認案件的一個基本原則,也就是由國家相關單位舉證自己沒有侵權行為。
舉證責任倒置,是指法律直接規定的侵權訴訟案件中,由侵權人負責舉證,證明與損害結果之間不存在因果關系或受害人有過錯或者第三人有過錯承擔舉證責任。
所謂舉證責任倒置,指基于法律規定,將提出主張的一方當事人(一般是原告)就某種事由不負擔舉證責任,而由他方當事人(一般是被告)就某種事實存在或不存在承擔舉證責任,如果該方當事人不能就此舉證證明,則推定原告的事實主張成立的一種舉證責任分配制度。在一般證據規則中,“誰主張誰舉證”是舉證責任分配的一般原則,而舉證責任的倒置則是這一原則的例外。
2、有時也需要被侵權人舉證
“關于申請確認人民法院不作為構成違法的證據責任問題,確認申請人及被申請的人民法院均應承擔相應的舉證責任,即申請確認人民法院不作為構成違法,實行舉證責任分擔原則。關于確認申請人因人身權損害申請確認違法的,確認申請人應當承擔舉證責任。”據此,我們可以看出國家賠償確認案件中除了適用舉證責任倒置這一基本原則,還同時適用了共同舉證和“誰主張,誰舉證”原則。
第一,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向人民法院申請賠償確認時,應當提供其符合確認條件的相應的證據材料。具體而言指《規定》第三條的規定,即申請確認應當符合下列條件:(一)確認申請人應當具有《中華人民共和國》第十八條規定的國家賠償請求人資格;(二)有具體的確認請求和損害事實、理由;(三)確認申請人申請確認應當在司法行為發生或者知道、應當知道司法行為發生之日起兩年內提出;(四)屬于受理確認申請的人民法院管轄。為了保證人民法院正確受理案件,申請人應當提供證明其申請符合確認條件的相應證據。
第二,在申請確認法院不作為的案件中,申請人應提供對司法不作為行為造成的損害事實和結果的證據材料,并合理說明違法的司法行為與損害結果的因果關系。這里需要注意:申請人僅對損害已經發生、損害是由司法不作為行為造成的事實承擔舉證責任;對于造成損害的不作為行為的合法性問題應由人民法院承擔舉證責任。
第三,確認申請人因人身權損害申請確認違法的,申請人應對違法司法行為造成損害的事實提供證據。
二、國愛賠償的范圍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賠償法》的規定,國家賠償一般包括行政賠償、刑事賠償和司法賠償。
1.行政賠償是指行政機關及其工作人員違法行使職權侵犯公民、法人及其他組織合法權益造成的損害,由國家承擔的賠償責任。其賠償范圍包括:
(1)違法拘留或者違法采取限制公民人身自由的行政措施的;
(2)非法拘禁或者以其他方法非法剝奪公民人身自由的;
(3)毆打或者以其他暴力行為造成公民身體傷害的;
(4)違法使用武器、警械造成公民身體傷害的;
(5)違法罰款、吊銷許可證和執照、責令停產停業、沒收財物的;
(6)違法征收財物、攤派費用的;
(7)造成公民身體傷害或者侵犯財產權造成損害的其他違法行為。
2.刑事賠償是指公安機關、國家安全機關、檢察機關、審判機關、監獄管理機關及其工作人員違法行使職權,侵犯當事人人身權、財產權造成損害而給予的賠償。《國家賠償法》對刑事賠償作出具體規定,對于進一步促進公安機關、國家安全機關、檢察機關、審判機關、監獄管理機關,依法行使職權具有重要意義。刑事賠償的范圍包括:
(1)在刑事訴訟中,錯誤拘留、錯誤逮捕、無罪錯判的;刑訊逼供、違法使用武器、警械、毆打或者以其他暴力行為,造成公民身體傷害的;
(2)違法采取查封、扣押、凍結、追繳等措施,造成財產損害的。
3.司法賠償是指人民法院在民事訴訟、行政訴訟過程中,違法采取對妨害訴訟的強制措施;保全措施或者對判決執行錯誤,造成損害的,要給予有限制的賠償。
除此之外,國家賠償法的修改對精神損害賠償作出了明確規定。我們知道,在民事賠償中,中國已經建立了精神損害賠償制度。在不久前通過的《侵權責任法》對精神損害賠償也作出了明確的規定。在國家賠償過程中,受害人也同樣受到這種精神損害。這次修改規定,對于侵犯人身自由的情況,致人精神損害的,賠償義務機關應該消除影響、恢復名譽、賠禮道歉,對造成嚴重后果的,應當支付精神損害撫慰金。
以上知識就是小編對“國家賠償案件中舉證責任由誰承擔”問題進行的解答,在審理國家賠償的案件中,舉證責任一般由債權的機關承擔,但有時候就需要被侵權人承擔部分舉證責任。讀者如果需要法律方面的幫助,歡迎到律霸網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被繼承人債務如何確定
2020-12-24刑事訴訟起訴書怎么寫
2020-12-09開發商抵押給銀行的房產能賣嗎
2021-02-19土地承包期滿之后怎么續包
2020-11-14外聘人員合同如何中止
2021-03-24未經批準在名稱中使用“銀行”字樣的會坐牢嗎
2020-12-17商業銀行違反規定同業拆借的如何處罰
2021-02-27學校是否有權強制學生上晚自習
2020-12-29噪音擾民的時間規定
2020-11-30實習期間受傷,用人單位是否應賠償
2020-12-23勞動調解應該去哪
2021-03-10勞動糾紛調解找誰
2020-12-16什么是保險條款
2020-12-27車險理陪應標準不同,被保險人是否按比例獲賠
2021-02-14車險理賠流程是什么
2021-02-01外資保險公司因解散清算公告內容要核準嗎
2020-11-10打車出車禍可理賠嗎
2020-12-18掛靠車輛該怎樣保險
2020-11-19自家車相撞,保險公司是否賠償
2020-12-11保險未盡說明義務 事故后應理賠
2021-0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