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侵犯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的財產權造成損害的應如何處理
侵犯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的財產權造成損害的按照下列規定處理:
處罰款,罰金,追繳、沒收財產或者違反國家規定征收財物,攤派費用的,返還財產;
查封、扣押、凍結財產的,解除對財產的查封、扣押、凍結,造成財產損壞或者滅失的,能恢復原狀的恢復原狀,不能恢復原狀的,按照損害程度給付相應的賠償金;
應當返還的財產損壞的,能夠恢復原狀的恢復原狀,不能恢復的,按照損害程度給付相應的賠償金;
應當返還的財產滅失的,給付相應的賠償金;
財產已經拍賣的,給付拍賣所得的價款;
吊銷許可證和執照、責令停產停業的,賠償停產停業期間必要的經常性費用開支;
對財產權造成其他損害的,按照直接損失給予賠償。
國家賠償的費用,列入各級財政預算,由各級財政按照財政管理體制分級負擔。
二、侵犯財產權的行為有哪些
(一)違法實施罰款、吊銷許可證和執照、責令停產停業、沒收財物等行政處罰的。行政機關實施的行政處罰中涉及到財產損害的可分為兩類:財產罰和行為罰損害賠償。
財產罰是行政機關直接針對相對人的財產施加的懲戒制裁,如罰款、沒收等,由此造成的財產權損害,國家應承擔賠償責任。行為罰所針對的是行為能力的懲戒,但其會間接地影響到相對人的財產,如吊銷許可證的執照,雖未直接針對相對人的財產作出,但它卻剝奪了相對人獲得財產利益的能力,造成相對人財產權損害的,國家即應負行政賠償責任。
(二)違法對財產采取查封、扣押、凍結等行政強制措施。行政強制措施包括限制人身自由和限制財產權的強制措施兩類。對財產的行政強制措施有查封、扣押、凍結等。行政機關采取強制措施影響到公民等對財產的所有權和使用權,因此必須嚴格依法定規則條件和程序實施。違法行政強制措施造成公民、法人或其他組織財產權損害的,受害人有權依法獲得國家行政賠償。
(三)違反國家規定征收財物攤派費用。公民、法人或其他組織除依法繳納正常稅金和履行正常征收義務外,不再負擔任何繳納義務,即行政機關不得隨意向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實施征收權。實踐中的所謂“三濫”即屬于此類。行政機關的行為造成相對人財產權損害的,國家應負賠償責任。
(四)造成財產損害的其他違法行為。此項概括式規定,凡涉及到有關財產權損害的,只要符合國家賠償責任的構成要件,受害人均可請求行政賠償。
如果讀者需要法律方面的幫助,歡迎到律霸網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試用期多長有法可依
2021-02-01論商業誹謗行為及其民事法律制裁
2020-11-19最新交通事故賠償標準及計算公式
2020-12-31沒有勞動合同工傷賠償怎么辦
2021-01-01農民工討薪有哪些途徑
2021-01-02贈與的房產可以賣嗎
2021-01-22出交通事故怎么處理
2021-01-24全權代理有什么效力怎么規定
2020-12-06開發商延期交房違約金如何計算
2020-11-19用人單位在什么情況下可以單方面解除勞動合同?
2020-12-31人壽保險的類型和條件有哪些
2021-03-20投保車輛肇事逃逸保險公司要不要賠償
2021-02-18佛山市保險合同糾紛案
2021-01-31保單是假的,由誰負責
2021-01-14單方解除再保險合同是否有效
2020-12-13保險法對保險欺詐規定了三種仲裁方式
2020-12-20法律對殘疾人投保是如何規定的
2020-11-28保險合同的三類主體是什么
2020-11-09把保險單弄丟了怎么理賠
2021-03-03人身意外保險購買的過程中要注意哪些問題
2021-0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