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評權是公民對于國家機關及其工作人員的缺點和錯誤、態度與作風有權提出要求克服改正的意見。建議權是指公民對國家機關的工作有提出改進的主張和方案的權利。申訴權是指公民對國家機關做出的決定不服,可向有關國家機關提出請求,要求重新處理的權利,它有訴訟上的申訴和非訴訟的申訴之分。
(1)訴訟上的申訴是指當事人或者其他公民對人民法院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刑事、民事、行政訴訟裁判不服,認為確有錯誤,依法向人民法院或者人民檢察院提出申請要求重新審查處理的行為。它一般在申訴主體、申訴對象、申訴期限、申訴理由和申訴效力等方面都有一定的限制。
(2)非訴訟的申訴是指公民對行政機關做出的決定不服,向其上級機關提出申請,要求重新處理的行為。它在申訴主體、申訴對象、申訴期限、申訴理由和申訴效力等方面一般沒有特別的限制。
控告權是指公民對違法失職的國家機關及其工作人員的侵權行為有提出指控與請求有關機關對違法失職者予以制裁的權利。
檢舉權是指公民對國家機關工作人員違法失職行為向有關機關進行揭發和舉報的權利。
對于公民的申訴、控告和檢舉,有關機關應當查清事實并處理,任何人不得壓制和打擊報復;同時,行使該權利的公民亦不得捏造或者歪曲事實進行誣告陷害。
《憲法》第41條第1款規定,公民在行使申訴、控告、檢舉權時不得捏造或者歪曲事實進行誣告陷害。這就是說,公民在行使這些權利時,必須實事求是,決不能捏造或者歪曲事實,有意誣告陷害他人。凡是捏造事實進行誣告陷害的,要按照情節輕重追究其行政責任或者刑事責任。《刑法》第243條規定:“捏造事實誣告陷害他人,意圖使他人受刑事追究,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造成嚴重后果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國家機關人員犯前款罪,從重處罰。”誣告是指捏造事實,偽造證據,作假證明以陷害他人為目的的行為。如果是錯告、誤告則不承擔刑事責任。
公民在享有申訴權、控告權時,也要承擔如實陳述的義務、接受司法機關依法進行人身檢查的義務,例如:為了確定被害人的某引起特征、傷害情況或者生理狀況,司法機關認為需要檢查被害人身體時,被害人有義務接受檢查,被害人也可主動要求檢查身體,以證明傷害情況。此外,公民有保守秘密的義務,對司法機關詢問和其陳述的一切內容不得向他人透露;涉及國家機密,負有不得泄露的義務。
以上就是律霸網小編為您整理的關于“公民應該如何正確行使批評建議、申訴、控告、檢舉權和取得賠償權”這個問題的相關資料了。這些權利都是法律賦予我們的,我們應該珍惜,并且要正確行使。如果您情況比較復雜,本網站也提供律師在線咨詢服務,歡迎您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已抵押車輛是否可以質押
2021-02-02行政處分怎么提前解除或撤銷
2021-02-07公司注冊資金認繳時間是多久
2021-02-12反擔保協議
2021-02-10交通事故逃逸處罰標準
2021-01-01車輛追尾事故責任認定
2021-01-14買房子沒有土地證有什么后果
2020-11-18父母離婚孩子17歲可以獨自生活嗎
2021-02-24撫養費包括教育費嗎
2021-01-31繼承開庭到判決多長時間
2021-02-05涉外結婚怎么辦理結婚證
2021-03-10駁回先予執行復議申請通知書還是裁定書
2021-01-27房產部分贈與怎么收稅
2021-03-20房屋補償標準能否作為賠償的計算依據
2021-02-23借他人身份入職工傷如何賠償
2021-02-02工傷事故調解與實際不符的還能起訴嗎
2020-12-10勞動爭議案件拘留多久
2020-11-10免除車上人員責任險的事項
2020-11-21航空意外險有效期是多久
2021-02-22飛機延誤賠償的標準
2021-0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