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侵權行為主體要件。根據《國家賠償法》規定侵權行為主體必須是國家機關或者其工作人員以及法律、法規授權的組織(其被授予的職權只限于行政職權,不包括司法職權)。
(2)侵權行為要件。侵權行為的存在是構成國家賠償責任的要件之一,即國家侵權行為的主體的哪些行為可以引起國家賠償責任。首先,致害行為必須是執行職務的行為,國家只對執行職務的行為承擔賠償責任,而對于國家機關工作人員職務之外與行使職權無關的個人行為縱然違法,只能對行為人產生相應的民事責任或行政責任或刑事責任,不能引起國家賠償責任;其次,必須是執行職務的行為違法,職務行為只有在違法的情況下才會引起國家賠償責任,如果是合法的職務行為,引起的是國家補償,而非國家賠償。所謂違法是指國家機關及其工作行使職權的行為違反法律、法規的規定。
(3)損害結果要件。損害結果是指國家機關及其工作人員違法行使職權,侵犯了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合法權益所造成的既定的客觀損害。即有損害,才會有賠償。并且,損害結果只有具備以下特征,才可以獲得國家賠償:①合法權益的損害具有現實性,即已經發生的、現實的,而不是未來的、主觀臆想的;②損害必須針對合法權益而言,違法的利益不受法律保護,不引起國家賠償;③損害必須是直接損害,而不包括間接損害。
(4)侵權行為與損害結果之間具有因果關系。職務侵權行為與損害結果之間具有因果關系指國家機關及其工作人員違法的行為的與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合法權益受到損害,結果之間必須有必然的、內在的、本質的聯系。只有兩者之間具有這種聯系,國家才負責賠償。
因此,只有以上四個要件均具備時,國家才對損害承擔賠償責任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簡介:
羅玉林律師執業已經20余年,曾在某國有交通企業(上市公司)法律顧問工作近十多年,先后接觸和辦理過各種類型的經濟、民事、海事、海商糾紛、執行等案件。熟悉企業內部法律事務管理及各類案件訴訟操作規程和技巧,尤其熟悉合同糾紛、債權債務、交通事故、醫療事故、婚姻家庭、損害賠償等各方面法律法規和政策性規定,有著豐富的訴訟實踐經驗。 自1990年起從事律師職業,執業以來,堅持 “敬業勤勉、誠實信用” 的服務宗旨,盡力為委托人辦好每一件案件,最大限度地維護了委托人的合法權益。
城中村拆遷安置可以要求原地回遷嗎
2020-11-25土地劃撥的條件是什么
2021-02-03申請書工傷認定要多長時間才能知道結果
2021-01-26交通事故傷殘評定有幾級
2021-01-16二審移送管轄裁定書能否再審
2021-02-25私立醫院產權證可以抵押嗎
2020-12-27遺產繼承公證怎么辦理
2021-03-14公司合并員工有賠償嗎
2021-02-21老年人投保如何理賠,壽險公司拒賠的情形有幾種
2021-03-16保險經紀人承擔賠償責任的法律規定
2021-03-01人身保險合同立法中亟待完善的幾個問題(三)
2021-03-082020人身意外保險死亡賠償有多少錢
2021-02-12買保險一個月后查出病來有無賠償
2021-01-30保險公司賠付達不到死者家屬怎么辦
2021-01-25對待不屬于保險責任的事情應該怎么辦
2020-12-28土地承包方式有哪些
2021-03-25工程承包合同有哪些種類
2021-03-06未經批準的劃撥土地轉讓是否無效
2020-12-25企業合同遇到拆遷終止有拆遷補償嗎
2021-02-22在征地拆遷過程中,一書四方案有什么意義
2021-0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