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見,準確地掌握債務人的財產信息,是民事強制執行工作富有成效地進行的前提和關鍵。發現債務人財產的方法越多、手段越有效,進入執行程序后執行的效果就越好,債權人的權利就越容易得到實現。
那么債務人的財產信息應如何獲取
第一,可由債務人自行申報,新修訂的《民事訴訟法》在“執行措施”這一章中規定了債務人財產申報制度,即第241條規定:“被執行人未按執行通知履行法律文書確定的義務,應當報告當前以及收到執行通知之日前一年的財產情況。被執行人拒絕報告或者虛假報告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據情節輕重對被執行人或者其法定代理人、有關單位的主要負責人或者直接責任人員予以罰款、拘留。”但是對于一心想逃避債務、隱瞞財產的債務人來說,這樣的規定對其產生的約束力顯然是不夠的,在欠款數額較大的情況下,違法成本相對于債款而言要小得多,很多債務人不惜鋌而走險。
第二,由法院負責調查取證。根據《民事訴訟法》第242條規定:“被執行人未按執行通知履行法律文書確定的義務,人民法院有權向有關單位查詢被執行人的存款、債權、股票、基金份額等財產情況。人民法院有權根據不同情形扣押、凍結、劃撥、變價等執行人的財產。人民法院查詢、扣押、劃撥、邊檢的財產不得超出被執行人應當履行義務的范圍。”現實中法院對于債務人的了解少之又少,僅僅依靠公開了解到的債務人的基本信息的范圍內對財產狀況進行調查,有較大的局限性,債務人也容易轉移財產。
第三,靠債權人提供。債權人與債務人長期存在借貸法律關系,自然會關注債務人的財產狀況,從借款前的審查到貸后的監督,對于債務人財產的多少,資金的流向,從事的業務、可能隱匿轉移財產的方式等情況的了解都比法院更為深入透徹,因此債權人主動提供債務人的財產線索,配合法院進行取證調查才能更好地發現債務人財產。
債權人提供的財產線索不僅包括銀行賬戶、房產、車輛等登記財產、股票、基金、債券等財務信息,還應當提供債務人的戶籍信息、住址、工作單位、家庭關系、社交等個人信息,這些信息雖然與債務人的財產無直接的關系,但通過這些信息可能查出債務人隱匿的財產或是轉移財產的去向或證據。特別注意的是債務人已婚的,還可以提供其配偶的財產信息,如果能認定其中存在夫妻共同財產亦可用以執行來清償債務。
在必要時債權人也可以采取私力救濟來避免債務人財產的轉移或滅失。除公檢法進行調查取證外,債權人也可以以個人名義進行調查,其法律依據在于2002年4月1日最高人民法院《關于民事訴訟證據的若干規定》的規定,允許不違反規定第68條的私人錄音和錄像作為證據,而鑒于有時候私人的調查往往比法院的調查更有效、獲取的信息更多,因此債權人在促成財產執行的過程中應當發揮積極的作用。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工傷認定書下來多久做工傷鑒定
2021-01-04附條件不起訴相關法律規定
2020-11-23臨時工合同到期不讓走怎么辦
2020-11-15夫妻分居多長時間可以離婚
2021-02-14財產保全錯誤情形探討
2021-03-08新婚姻法訴訟離婚財產分割
2021-02-11被強制隔離戒毒可以探視非直系親屬嗎
2021-02-23具體如何理解婚姻自由
2020-12-06集資房是什么性質的房
2020-11-11土地確權后還能建房嗎
2020-12-17八級傷殘是什么待遇
2020-12-07二次入職離職補償金怎么結算
2021-03-12公司名稱變更影響公司認證嗎
2020-11-11保險合同包含哪些內容
2020-11-08有關保險公司的問題有哪些
2021-02-19財產保險合同主要履行什么原則
2020-11-13本案的保險理賠金是否適用損益相抵原則?
2021-03-23司機肇事逃逸保險公司判賠
2021-02-24土地流轉需要注意的常見問題有哪些
2021-01-13拆遷中央空調能否賠償
2020-1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