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密協議和脫密期講的不是同一個事情,也沒有必然的聯系。
保密期的含義
接受商業秘密的員工,應當保守該商業秘密,這有點像是法定的義務。現在企業通過與員工簽訂保密協議,進一步約定該保密義務。與競業禁止(離職后不得從事與原公司相競爭的行業)不同,保密的義務可以是終生的,只要那個商業秘密一直還處于未公開的狀態,員工就得一直保守秘密(無論是在職,還是離職,或者離職多少年后),沒有時間限制的。
脫密期的含義
脫密期中的“密”指的是“商業秘密”。何謂商業秘密?商業秘密是指不為公眾所知悉、能為權利人帶來經濟利益,具有實用性并經權利人采取保密措施的設計資料、程序、產品配方、制作工藝、制作方法、管理訣竅、客戶名單、貨源情報、產銷策略等技術信息和經營信息。在實踐中,商業秘密對于用人單位有著重要的意義,如果商業秘密沒有保護好,很可能帶給單位致命的打擊。
因此很多用人單位一般都采取保密措施,包括訂立保密協議,建立保密制度及采取其他合理的保密措施。從我國的立法來看,我國早在1996年國家勞動部關于企業職工流動若干問題的通知中以做規定:“用人單位與掌握商業秘密的職工在勞動合同中約定保守商業秘密有關事項時,可以約定在勞動合同終止前或該職工提出解除勞動合同后的一定時間內(不超過六個月),調整其工作崗位,變更勞動合同中相關內容。”法律賦予了用人單位利用脫密期保護用人單位商業秘密的權利。
《關于企業職工流動若干問題的通知》
第二項:“用人單位與掌握商業秘密的職工在勞動合同中約定保守商業秘密的有關事項時,可以約定在勞動合同終止前或該職工提出解除勞動合同后的一定時間內(不超過6個月),調整其工作崗位,變更勞動合同相關內容”。
《勞動合同法》頒布之后,“脫密期”與勞動合同法的立法精神實質上是有所違背的,前者賦予勞動者“只要提前30天通知就可以解除勞動合同”的權利,而脫密期卻將提前通知期延長到了最長6個月,雖然從現在的立法狀況看,尚無一部法律說“脫密期”是不能約定的,但是作為法律的《勞動合同法》即上位法與作為部門規章的《關于企業職工流動若干問題的通知》即下違法相抵觸時,優先適用上位法。某些公司會選擇采取脫密期這種方式來保護公司商業秘密。脫密期這種方式,與競業限制比較起來,公司無需支付額外的經濟補償。
所以保密期和脫密期的區別還是很大的,希望大家在簽訂相關合同的時候認真閱讀,仔細辨認。以上是律霸網小編為大家總結的資料,希望對您有所幫助。如果您遇到復雜的法律問題,律霸網也向您提供律師在線咨詢,歡迎您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沒有勞動關系是否承擔工傷賠償責任
2021-01-202020年公司法司法解釋四(附公司法司法解釋三)
2021-03-14非金融機構企業間借貸的合法化操作方法有哪些
2021-03-25單獨保證與共同保證的責任承擔有什么不同
2021-03-08法院如何處理反擔保
2021-02-21不履行行政處罰決定的可以采取哪些措施
2021-02-13新三板掛牌鎖定期是多長時間
2021-03-26商品房住房面積怎么計算
2020-12-27贍養費如何計算
2021-02-02父母出資購房可以收回嗎
2020-11-24一方有債務能爭奪撫養權嗎
2021-01-15找車拉貨算雇傭關系嗎
2021-01-09什么是建筑物區分所有權
2021-02-06土地糾紛是找村長辦事嗎
2020-12-16解讀<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
2020-12-22購買兒童意外傷害賠償保險的注意事項
2021-01-16團體人身意外傷害險和雇主責任險有什么區別
2021-03-16本案海上貨物運輸保險人的代位求償權能否成立
2020-12-21論保險合同的有效訂立
2021-03-02簽訂房屋保險合同應注意哪些問題?
2021-0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