執行職務的替代責任賠償歸責。在交通事故中,駕駛員所在單位或者車主因駕駛員執行其職務行為造成損失承擔賠償責任,適用的是無過錯原則。主要的法律依據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第一百零六條第三款規定的“沒有過錯,但法律規定應當承擔民事責任的,應當承擔民事責任”。執行職務中發生交通事故負有責任的,由單位或者車主承擔賠償責任。
一、單位承擔賠償責任。《民法通則》第121條,規定:“國家機關或者國家機關工作人員在執行職務中,侵犯公民、法人的合法權益造成損害的,應當承擔民事責任。”最高人民法院在《關于貫徹執行〈民法逼則〉若干問題的意見》第152條中對本條作了進一步解釋:“國家機關工作人員在執行職務中,給公民、法人的合法權益造成損害的,國家機關應當承擔民事責任.”其特點為:侵權行為的行為人是國家機關或其工作人員;侵權行為系國家機關或其工作人員在執行職務中所為;侵權行為違背了國家機關或其工作人員執行職務所應當的注意義務。國家機關或其工作人員執行職務致人損害的侵權責任,適用無過錯原則歸責,受害人只須舉證證明存在侵害行為和損害事實及二者之間有因果關系,而國家機關不能證明其有免責事由的即構成侵權責任。特別應注意的是,現行法關于國家機關和國家機關工作人員的侵權責任,除民法通則第121條外,還有行政訴訟法第67條規定和國家賠償法第2條規定。在適用中所應遵循的原則是:優先考慮適用國家賠償法第2條規定;若不能適用國家賠償法第2條規定時,再考慮適用行政訴訟法第67條規定;若行政訴訟第67條也不能適用,才可適用民法通則第121條規定。機關工作人員在執行職務中發生交通事故,給公民、法人的合法權益造成損害的,國家機關應當承擔民事責任.受害人應提起行政訴訟,請求國家賠償。
二、企業法人或者其他組織承擔賠償責任。《民法通則》第四十三條規定:“企業法人對它的法定代表人和其他工作人員的經營活動,承擔民事責任。”《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若干問題的意見》第四十二條規定:“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工作人員因職務行為或者授權行為發生的訴訟,該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為當事人。”法人工作人員的侵權行為。法人作為社會組織,自身無法為具體行為。它對外進行業務活動,需要通過法人的代表人或代理人來完成,這主要表現為法人的法定代表人和其他工作人員的職務行為。其特點為:侵權行為的行為人是法人的工作人員;侵權行為系法人工作人員執行職務所為;侵權行為須為不法行為。法人工作人員致人損害的侵權行為,由法人承擔民事責任,通常稱之為“法人侵權責任”。就責任承擔而言,這種侵權責任也是一種為他人行為負責的替代責任。在歸責原則上,應適用無過錯原則,即只要法人工作人員職務行為致人損害,無論法人主觀上有無過錯,均應由法人承擔賠償責任。駕駛員在執行職務過程中發生事故的,由法人承擔賠償責任。
三、雇主轉承替代責任。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貫徹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若干問題的意見》第45條的規定,個體工商戶、農村承包經營戶、合伙組織雇用的人員在進行雇傭合同規定的生產經營活動中造成他人損害的,其雇主是當事人。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若干問題的解釋》第9條規定:“雇員在從事雇用活動中致人損害的,雇主應當承擔賠償責任;雇員因故意或者重大過失致人損害的,應當與雇主承擔連帶賠償責任。雇主承擔連帶賠償責任的,可以向雇員追償。”此條規定完全可以類推適用于駕駛員執行職務致他人損害的場合。受雇司機執行職務時,不法侵害他人法益。而雇主因雇員之服務而受有利益,自應負擔損害,此為交通事故責任中確立代負責任的根據所在。雇員駕駛機動車屬于執行職務時,雇主對機動車的運行享有運行利益,他就對運行中的交通事故承擔無過失責任。雇員駕駛機動車是履行職務,雇員本身不是運行利益的享有者,不存在承擔無過失責任的依據,但實際駕駛機動車,支配機動車的運行(如果說雇主支配機動車的運行,也是通過雇員的輔助支配而支配的),當交通事故發生,他有故意或過失時,雇員有承擔過失責任的依據,應當承擔賠償責任,也就是說受害人可選擇,既可訴請雇主承擔責任,也可直接訴請有過失的雇員承擔責任。機動車的所有人(下稱雇用者)代負責任時,應考慮以下因素:
(一)雇用者與駕駛人之間是否存在雇用關系。如何認定雇用關系的存在,應以雇用者與駕駛人之間客觀上有實質的選任、監督關系為限,不應局限于是否存在書面合同和受有報酬,凡事實上為他人駕車提供勞務者,不問有無合同、報酬,均為受雇人。即使所謂“臨時工”、“一時的幫手”等,只要這些人與正規的從業人員一樣,客觀上接受雇用者之指揮、監督,即應當承認他們與雇用者之間有雇用關系。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如何制訂國有企業改制方案
2021-03-24無施工許可證工傷保險賠償嗎
2021-03-23行政賠償案件可以調解嗎
2021-03-19聘請常年法律顧問的費用是多少
2021-03-22企業向求職者收取風險抵押金合法嗎?
2021-03-15連帶責任一般賠償比例
2020-11-26非婚生子可以繼承生父遺產嗎
2021-01-08是否可以申請強制探望子女
2021-01-23指定管轄的取證困難
2020-11-12房子是婚前財產,離婚怎么分配
2021-02-20放棄財產繼承權需要哪些手續
2021-01-12口頭解除合同合法嗎
2020-12-12擔保合同約定不明確該如何擔責
2021-01-06合同已經達成怎么不成立
2021-02-13物權法(草案)名詞解釋-----建筑物區分所有權
2021-01-20國企改制解聘職工經濟補償標準有何規定
2021-03-09不服從公司安排被辭退有沒有補償
2020-11-11自殺案首判中會出現什么問題
2021-03-15法律規定投保人有哪些權利
2021-01-31修理廠內倒車撞人是道路交通事故還是人身傷害事故?
2020-1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