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園暴力的主體通常有哪些
校園暴力的主體可以是老師,也可以是學生。校園欺凌不一定在校園內發生,放學后同學間的欺負行為也算在內。
其主要表現是身體強壯的學生欺負弱小的學生,令其在心靈及肉體上感到痛苦。校園欺凌通常都是重復發生,而不是單一的偶發事件。有時是一人欺負一人;有時集體欺負一人。
校園暴力行為表現具體有:
1.叫受害者侮辱性綽號;指責受害者無用、侮辱其人格等。
2.對受害者進行重復性的物理攻擊。拳打腳踢、掌-摑拍打、推撞絆倒、拉扯頭發;使用管制刀具、棍棒等攻擊受害者。
3.干涉受害者的個人財產、教科書、衣裳等,損壞,或通過他們嘲笑受害者。
4.欺凌者明顯地比受害者強,而欺凌是在受害者未能保護自己的情況下發生。
5.傳播關于受害者的消極謠言和閑話。
6.恐嚇、威迫受害者做他或她不想要做的,威脅受害者跟隨命令。
7.讓受害者遭遇麻煩,或令受害者招致處分。
8.中傷、譏諷、貶抑評論受害者的體貌、性取向、宗教、種族、收入水平、國籍、家人或其他。
9.分派系結黨:孤立、杯葛或排擠受害者。
10.敲詐:強索金錢或物品。
11.畫侮辱畫,寫侮辱性的文字。
12.網上欺凌,即在網志或論壇上發表具有人身攻擊成份的言論。
相關法律:
第十七條 【刑事責任年齡】已滿十六周歲的人犯罪,應當負刑事責任。
已滿十四周歲不滿十六周歲的人,犯故意殺人、故意傷害致人重傷或者死亡、強奸、搶劫、販賣毒品、放火、爆炸、投放危險物質罪的,應當負刑事責任。
已滿十四周歲不滿十八周歲的人犯罪,應當從輕或者減輕處罰。
因不滿十六周歲不予刑事處罰的,責令他的家長或者監護人加以管教;在必要的時候,也可以由政府收容教養。
以上就是律霸網小編整理的內容,如果讀者在生活中遭遇校園暴力,不要一味的忍讓,要學會用法律或者其他方式保護自己的合法權益,在不知道怎么辦的情況下,可以來律霸網咨詢專業的律師團隊,為您解決問題。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行政復議能復議幾次
2020-12-29復議調解后治安處罰能否撤銷
2020-12-30辦理監察事項的監察人員是否適用回避
2021-01-18不動產可以行使留置權嗎
2021-02-05被判處無期徒刑的的有選舉權嗎
2020-11-09合同中的不可抗力是怎樣規定責任的
2021-01-15挪用公款多少可以立案
2021-02-01合同糾紛勝訴后不執行怎么辦
2021-03-23雇傭關系有責任比例嗎
2020-11-25私建房屋拆遷會補償嗎,哪些不賠償
2021-01-30沒鑒勞務合同什么時候可辭工
2020-12-12離職就有經濟補償金嗎
2021-01-14現金價值的概念是什么
2020-12-24保險的原則是什么
2021-01-15哪些情況下可以變更保險合同的主體
2021-01-15諒解書的前保險給報嗎
2020-12-03保險合同是否在合同到期退保險本金
2021-02-25保險法告知義務有哪些范圍
2021-01-11保險法釋義第一百零七條
2021-01-27保險理賠沒有工資條就不能理賠嗎
2021-0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