賣方再次轉讓期房怎么辦(《合同法》有效期限截止于2020年12月31日)
目前我國的法律、行政法規并未明文禁止預售商品房再行轉讓。《上海市人民政府關于預售商品房轉讓問題的決定》中規定:“自2004年4月26日起,預購人購買的預售商品住房應當在竣工并取得房地產權證后進行轉讓,并按規定辦理房地產轉移登記;在取得房地產權證前,房地產登記機構不予辦理預售商品住房轉讓的預告登記”。這里所限制的是當事人在取得房地產權證之前的再轉讓行為,即買方可能要承擔實際無法取得房屋登記產權的風險;但并不影響房屋買賣合同的效力。
賣方在尚未取得房地產權證之前,雖不能享有房屋所有權,但享有買賣合同上的債權;而債權轉讓是我國《合同法》賦予合同當事人的權利之一,沒有理由不允許當事人轉讓自己的合同權利。因此,賣方將期房再予轉讓并不違反法律的禁止性規定。所以,在實踐中買賣雙方可采用下列兩種方式來處理未取得所有權證的房屋轉讓問題:
第一種處理方式是在雙方簽訂的房屋買賣合同中附合同生效的條件,即告知買方簽訂買賣合同時尚未取得小產證,待賣方取得房地產權證后及時辦理房屋交易過戶手續。民法典生效之前的規定:《合同法》第45條規定,當事人對合同的效力可以約定附條件。附生效條件的合同,自條件成就時生效。但是,如果賣方惡意不辦理房地產權證并主張與買方簽訂的房屋買賣合同無效時,根據《合同法》第45條規定,當事人為自己的利益不正當地阻止條件成就的,視為條件已成就。所以,買方可以要求賣方繼續履行房屋買賣合同,賠償違約行為所造成的經濟損失。
第二種處理方式是買賣雙方先簽署購買房屋的意向協議書,約定待賣方房地產權證辦理完畢后,雙方再簽署正式的上海市房地產買賣合同以及辦理過戶手續。
由于期房轉讓限制頗多、變數不定,建議雙方在買賣合同或者意向協議書中增加違約責任條款,提高違約金金額,加大違約成本,限制惡意違約,以最大限度保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以上內容就是相關的回答,在我國法律中并沒有規定期房不可以第二次進行轉讓,但是在轉讓的時候,應當和對方簽訂好相關的合同,以免產生糾紛的時候有法律依據。但是購買期房本身就有一定的危險。如果您還有其他法律問題的可以咨詢律霸網相關律師。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栽贓誹謗的責任如何認定,構成要件是什么
2021-01-08單位集體逃稅稅務局如何處罰
2021-01-08行政處罰繳款期限為多久
2021-01-17有限合伙繳付出資有什么規定
2021-02-05工程款支付證書是什么,工程款支付證書怎樣寫
2021-02-22軍婚怎么樣才能離婚
2021-01-12什么叫做婚姻自由
2020-11-12是否能索要以往的贍養費
2021-01-17交通違法記錄與個人信用掛鉤嗎
2020-12-02商業銀行從事不正當競爭怎么辦
2020-11-08按揭房辦理房產證流程是怎樣的
2021-03-10員工不簽勞動合同的應該要如何處理
2021-02-04勞動合同未到期補償金多少
2021-02-06交通事故理賠有哪些事項
2021-01-24國內陸上貨物運輸保險合同保險責任有哪些
2020-11-14兩妻爭保險金受益權:誰能收益
2021-02-06因感染艾滋病意外險拒賠合理嗎
2021-02-02保險理賠后還能投訴嗎
2020-11-18土地承包合同糾紛中存在的問題與對策解析
2021-03-12土地承包經營權指的是什么
2020-1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