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文義解釋是指從法律條文的字面意義來說明法律規定的含義。法律條文系由文字詞句所構成,欲確定法律之意義,須先了解其所用詞句,確定其詞句這意義?!睹穹ㄍ▌t》第一百條規定:公民享有肖像權,未經本人同意,不得以營利為目的使用公民的肖像。
條文的前段“公民享有肖像權”,是一個授權性法律規范,將肖像權納入了我國民法權利體系,昭示了肖像權法律地位。條文的后段“未經本人同意,不得以營利為目的使用公民的肖像”是一“雙重否定”句式。按照雙重否定句式規律,可以將其改為“經本人同意,得以營利為目的使用公民的肖像”,從邏輯與語法的角度看,這兩個命題是等值的:以營利為目的使用他人肖像,必須經本人同意。條文后段的真實含義在于申明肖像權的合法使用的方法。至于“未經本人同意,能否得以非營利為目的使用公民的肖像”法律并沒有規定,這是法律調整中的空白。因此,貿然地特條文的后段理解為“未經本人同意,得以非營利為目的使用公民的肖像”是違背語言規律的。另外,從系統解釋的視角看,《民法通則》第一百條歸屬于“第五章、民事權利”,其意旨是在規定民事權利的主要種類,而非規定“肖像權侵權”的一般構成要件;從反對解釋的角度看,如果本條文意在規定“肖像權侵權”的構成要件,則該條文不可能排列在“民事權利”一章中,至少條文的后段應該規定在“民事責任”一章中。通過上述分析可以得知:未經他人同意,使用他人肖像權有兩種方法,第一種情況以營利為目的使用。第二種以非營利目的使用,《民法通則》第一百條僅規定了常見的“以營利為目的”使用的情況,對第二種“以非營利為目的”則沒有規定。
從現有條文中得出“未經公民同意不以營利為目的使用公民肖像權,不侵犯公民肖像權”的結論是不當的,至少“未經公民同意不以營利為目的使用公民肖像權是否構成侵權”是法律調整中的空白。之所以如此論證,還是因為從方法論上法律解釋必須先從文義解釋入手,且所作解釋不能超過可能的文義。解釋法律,應尊重法條文義,始能維護法律的尊嚴及其安定性價值。否則,即超越法律解釋這范圍,則進入另一階段之違法活動。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論商業誹謗行為及其民事法律制裁
2020-11-19不動產證的房子可以買賣嗎
2020-12-19怎樣打離婚官司,律師怎樣協助調解離婚
2021-03-17贈與合同已經完成能否撤銷
2021-03-20女方出軌男方提出離婚需要什么證據
2021-02-25商標糾紛能進行法院調解嗎
2021-02-11雇傭運輸毒品從犯會怎么判
2021-02-16無證遺產房產怎樣保全
2020-12-12什么是指定委托收款
2021-01-02如何對倉儲物進行入庫驗收
2020-12-15店面押金不退,報警能立案嗎
2020-11-25人壽險的投保額怎么計算
2020-12-27對保險財產損失獲得賠償后終止保險合同的情形
2020-11-18保險合同糾紛上訴有什么規定
2021-02-12賠償責任誰承擔
2021-02-12肇事車逃逸車被剮蹭保險賠付嗎
2021-03-18怎么才能讓自己順利獲得保險公司的理賠
2021-03-13被盜車輛撞傷人,保險公司要賠償嗎
2020-11-18團體保險業務發展空間分析
2021-03-21交強險條例第六條怎么解釋
2020-1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