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8月15日,朱某(46歲)一家三口前往好朋友肖某家做客,當天中午肖某為了表達盛情,特意在對面的一家餐館設宴招待了朱某一家,并且還邀請了自己的六位親朋前來“陪客”,朱某在肖某及親友的勸酒之下喝了很多白酒,酒席一直持續到下午三點多鐘,酒席上的朱某醉得不省人事,后來朱某妻子租車將丈夫帶回了家。晚上11時許,朱某妻子發現丈夫依舊醉得不省人事,就把朱某送往醫院,后因搶救無效死亡,經醫生查明,朱某的死亡原因為重度酒精中毒。處理完朱某的后事,朱某妻子和子女向法院起訴,列與當天中午包括肖某親朋在內的7人為被告,要求7位被告共同賠償因朱某的死亡造成的損失10萬元。
【分歧】
親朋之間共同飲酒造成人身傷亡,一起參與飲酒的人是否要承擔責任呢?
此案中出現的悲劇并非新鮮事,近年來,因為過量飲酒而導致人身傷亡的事情一直都有出現。那么,親朋之間因為過量飲酒造成受害人死亡后,家屬要求一起飲酒者承擔責任的案件究竟應該怎樣處理呢?歸納一下,此類案件大致上存在以下兩種分歧:
第一種意見認為,常言道“無酒不成宴”,在我國的酒文化里,“勸酒”作為一種表達盛情的風俗習慣,同一酒席上的參與人在共同飲酒的過程中定然會有互相敬酒的情況發生,每個成年人都應當學會控制自己,盡量不要超出自己的飲酒能力,自己能喝多少酒還是自己最能把握,只有這樣,才不至于發生因過量飲酒而致身體損傷或生命死亡的事情發生。
本案中的受害人朱某作為40多歲的成年男性,在控制飲酒方面完全應該能夠自然地把握自身“酒量”,并且在民法上屬于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朱某應當對自己的身體狀況,以及自己能喝多少酒有一個清醒的認識。顯然,朱某在和朋友們在飲酒的過程中沒有很好的進行自我控制,最終導致酒精中毒死亡,基于此點,受害人朱某應當對自己過量飲酒帶來的嚴重后果自行承擔責任。而作為當天和朱某一起飲酒的其他人,法律沒有規定其防止損害發生的法定義務,所以肖某等7人是不應當承擔賠償責任的。
第二種意見認為,既然是幾個親朋在一起參與飲酒活動,那么親朋之間就必須有相互愛護,相互提醒、相互勸告少飲酒的義務。在本案中,當受害人朱某已經過量飲酒的時候,其他幾人就應當有所發現,在朱某已經不能再喝的情況下,肖某等7人若再勸受害人朱某飲酒的話,這就是一種主觀上的故意,在受害人喝得不省人事的情況下,肖某等7人沒有陪同朱某妻子護送和照顧,這是一種主觀上的疏忽大意的過失。
受害人朱某是在同席的其他幾人的勸酒下才喝“超量”的,這是由共同飲酒人造成朱某死亡的一起事故,符合民法侵權篇的侵權責任構成要件,肖某等7人是應當承擔過錯賠償責任的。
【評析】
小編贊同第二種觀點。理由如下:
在本案中,朱某是因與肖某等7人共同飲酒后出現了人身傷亡。在飲酒的過程中,肖某等7人沒有盡到提醒、勸阻、護送、照顧等義務,應當對受害人朱某承擔過錯賠償責任。這符合《侵權責任法》第六條第一款“行為人因過錯侵害他人民事權益,應當承擔侵權責任”的規定;另外,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三條也做了如下規定:“二人以上沒有共同故意或者共同過失,但其分別實施的數個行為間接結合發生同一損害后果的,應當根據過失大小或者原因力比例各自承擔相應的賠償責任”。
所以,就本案而言,肖某等7人作為陪同朱某飲酒的人,他們并沒有對朱某過量飲酒行為進行勸阻,相反卻在朱某不能再喝得情況下力勸朱某飲酒,在朱某喝得不省人事的情況下,肖某等7人沒有及時送他去醫院輸液治療,肖某等7人存在主觀上的過錯,應當對朱某的死亡承擔過錯賠償責任。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派出所能隨便抓黨員嗎
2021-01-04涉外家事案件有哪些代理技巧
2021-01-15前妻要求增加撫養費我該怎么辦
2020-11-14再婚老人遺產糾紛相關內容
2020-11-20管轄小結
2021-02-28民事執行的基本準則有哪些
2020-12-15訴訟保全可以查封到期債權嗎
2020-12-17二手房中介要承擔哪些責任
2021-03-20房屋改造注意事項有哪些
2021-03-23已有車禍賠償還能否申請工傷
2021-01-31反抗家暴錘殺丈夫,法院會輕判嗎
2021-02-19無效擔保合同如何賠償呢
2021-02-07反擔保合同期限屆滿反擔保人還需要承擔責任嗎
2020-12-16勞務用工法律須知
2020-12-31入職合同簽訂需要注意的事項包括哪些
2021-03-15企業約定試用期有何限制
2021-01-09壽險理賠時需要提供哪些材料
2021-01-04車輛被炸可不可以向保險公司索賠
2021-01-26人身意外傷害保險是什么
2020-11-28產品責任保險條款概念
2020-1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