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情
原告朱某幼年患重癥肌無力癥,于1967年在醫師陳某處治療,病人提供的病容照片和治愈后的照片各一張交給陳某作為醫學資料保存。1989年3月,陳某向上海市科協申請科技獎勵,科協的有關領導認為陳某的情況可以進行報道,即安排陳與**科技報社接洽。報社囑陳-定一篇稿件,陳便寫了一篇八、九百字的介紹自己醫術的稿件,連同有關資料、病例照片一齊交給報社。因稿件不符合要求,報社編輯將稿件改為約三百字的信息報道,并配發了從陳某提供三百多例病例照片中挑選出的朱某治愈前后照片各一張,以《眼科老中醫陳某診治重癥肌無力療效好》為題,刊登于《上海科技報》1989年5月5日“特色門診”專欄上,文章刊發后報社給陳某十元稿酬。朱某得知后,認為**科技報社侵犯了她權利,向上海市盧灣區人民法院起訴。法院追加陳某為被告。原告辯稱,使用朱某肖像雖未經其本人同意,但無營利目的,不構成對朱某肖像權的侵害。
處理
區法院審理后認為,被告陳某未經原告同意,擅自將原告肖像提供給**科技報社發表,利用原告肖像作廣告,陳某和科技報社均有營利目的,侵犯了原告的肖像權,但情節較為輕微,因此判決被告停止對原告肖像的使用,并各賠償原告60元。兩位被告均對一審判決不服,上訴至中級法院,上海市中級人民法院審理后傾向于被告不構成侵犯原告肖像權,經請示高級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法院,裁定撤銷一審判決,駁回原告朱某的訴訟請求。
評析
該案是我國首起病人訴醫生侵犯肖像權的案例。該案雖然以原告敗訴告終,但有三個問題值得探討:
第一,二審法院為什么裁定撤銷一審法院的判決?是否有法律依據?
如果嚴格按照現行法律和現有司法解釋來該案,二審法院的處理結果是有充分法律依據的,也是正確的。如前所述,按照《民法通則》第100第和《意見》第139條,侵犯肖像權的構成要件是:未經本人同意;以營利為目的。本案中“未經本人同意”這一要件顯然是具備的,要確定被告是否侵犯了原告的肖像權關鍵在于判斷是否具備“以營利為目的”這一要件。對此,一審法院認為陳某的文章和報刊發的照片屬于廣告性質,而廣告具有營利的目的,所以,侵犯肖像權成立。二審法院則認為文章和照片不具有廣告性質,沒有營利目的,因而不構成侵犯肖像權。很顯然,一、二審法院觀點分歧的焦點在于本案中被告的文章究竟是不是廣告。
所謂廣告,即是向公眾告知某件事物,也即“言廣告知”。廣告可分為廣義和狹義兩種,廣義的廣告包括經濟廣告和非經濟廣告,按照美國《廣告時代周刊》的定義是指“個人、商品、勞務、運動,以印刷、書寫、口述或圖畫為表現方法,由廣告者出費用作公開宣傳,以促成銷售、使用、投票或贊成為目的。”狹義的廣告僅指以盈利為目的經濟廣告,它是指廣告者以付費的方式,通過公共媒介對某商品或勞務進行宣傳,借以向消費者有計劃地傳遞信息,影響人們對所廣告的商品或勞務的態度,進而誘發其行動而使廣告得到利益的活動。很顯然,最高人民法院《意見》第139第的廣告指的是狹義廣告,也即盈利性廣告。這種廣告最根本、最顯著的特點是由廣告者會費給新聞媒介,新聞媒介按廣告者的要求傳播信息。而本案中被告陳某的文章是由**科技報社約請陳某撰寫的,而且最關鍵的是,文章在“特色門診”專欄發表的,報社還向陳某支付了十元稿酬,這與“廣告”由廣告者付費完全相反。因此本案中,一審法院認定陳某的文章為廣告顯然缺乏依據。二審法院的觀點是正確的,陳某的文章不具有廣告性質,沒有盈利目的,那么按照現行法律,也就不構成對朱某肖像權的侵犯。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解除車輛抵押合同如何撤銷
2021-01-17商標權可以無償轉讓嗎
2021-02-19一般情況下公司辭退孕婦員工補償標準是多少
2020-11-20火化證是否屬于死亡證明
2020-12-08交通調解協議書能否反悔
2020-12-22錄用通知能否撤回
2021-03-17公房使用權糾紛可以起訴嗎
2021-01-06單方調崗可以起訴解除合同嗎
2021-01-14工傷請假最長多久
2020-11-28投保單的事項包含哪些內容
2021-02-13保險條款應當合理解釋
2021-03-22車輛轉賣未告知保險公司,保險公司可拒賠嗎
2020-12-10不可抗辯條款的期限是多久
2021-02-05短期健康保險與長期健康保險的區別
2021-01-14保險合同成立就生效嗎
2021-01-07土地承包經營權有哪些特征
2021-03-02房改后產權人是個人的公房,遇到拆遷補償款全部歸個人所有嗎
2021-01-19以拆違來拆除廠房怎么維權
2021-01-012020年住改非拆遷補償標準是什么
2021-02-16保障房資金可以用于征地拆遷嗎
2020-1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