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侵害姓名權概述
姓名權是精神性人格權之一。姓名是姓氏和名的合稱,姓是表明家族氏別;名則表示姓名持有者本人,姓名合起來,便是自然人用于區別于他人的語言文字符號。其意義在于使自然人便于參加社會活動,行使法律賦予的各種權利和承擔相應義務。一般來說,姓名包括自然人的乳名、本名(真名、實名)、別名、藝名、筆名、曾用名、字、號以及姓名縮寫等,姓名權,是自然人依法享有的決定、使用和變更自己姓名,并得排除他人干涉或非法使用的權利。《民法通則》第99條第1款規定:“公民享有姓名權,有權決定、使用和依照規定改變自己的姓名,禁止他人干涉、盜用、假冒”。姓名權的內容包括命名權(有權決定自己的姓名)、用名權(有權使用姓名參加活動并可以允許他人使用自己的姓名從事活動)、更名權(改變更動自己姓名)和護名權(排除他人干涉或非法使用)。所謂侵害姓名權,就是以姓名權為對象的人身侵權行為。
二、侵害姓名權的構成和形式
任何侵害姓名權的行為,只要具備侵權構成要件,侵害姓名權的三項權利內容之一的,都構成侵權行為。具體分析,侵害姓名權的行為分為以下四種:
1.不使用他人姓名的行為。姓名乃正當的指示手段,指明某人,應使用其姓名。應當使用他人姓名而不使用,是不作為的侵權行為。例如使用他人作品而不標表姓名,應稱呼姓名而不稱呼,不稱呼他人姓名而代以諧音,等等。
2.干涉公民行使姓名權。他人對自然人行使命名權、用名權、更名權予以無理干預,阻礙自然人對其姓名權的行使,都構成侵害姓名權。干涉命名權、干涉用名權、干涉更名權,都是干涉自然人行使姓名權的行為。夫妻離婚后,撫養子女的一方未經協商亦未經子女同意,將子女改換姓氏,即為干涉改名權。
3.非法使用他人姓名的行為。包括盜用他人姓名和假冒他人姓名。盜用他人姓名表現為未經本人授權,擅自以該人的名義進行民事活動或從事不利于姓名權人、不利于公共利益的行為。假冒他人姓名是冒名頂替,使用他人姓名并冒充該人參加民事活動或其他行為。
4.姓名的故意混同行為。姓名的故意混同,并不是使用姓名權人的姓名,而是使用可能與姓名權人的姓名相混同的姓名,造成與使用姓名權人的姓名有同樣效果的行為。例如,使用與他人姓名在外觀上、稱呼上和觀念上相類似的姓名,利用重名即姓名的平行而故意混同,均為侵害姓名權。姓名之平行,本為法律所準許,是合法行為,不得強令姓名權人變更姓名。但是,如果故意利用姓名之平行,而冒充他人進行民事活動或其他社會活動,就構成姓名的故意混同行為。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交通事故現場先期處置需要注意什么內容
2021-02-252015年鄭州關于國有土地上征收補償的實施意見明確補償條件
2021-01-03產品侵權的舉證責任誰來承擔
2020-12-20家庭債務夫妻雙方如何承擔
2021-02-20怎樣辦理交通事故傷殘評定
2021-02-06法定贍養人
2021-02-19限制民事行為人消費行為是否可撤銷
2020-12-17個人財產如何繼承給孩子
2020-11-17立約定金合同的法律效力
2020-11-23代位追償在財險和壽險中的不同運用
2020-11-17國際貨物運輸保險的兩大基本原則
2021-03-19飛機延誤賠償標準有什么
2021-02-05家庭財產保險如何計算賠償
2021-03-04保險不能理賠可以起訴保險公司嗎
2020-11-11船舶油污損害賠償強制保險是什么意思
2020-12-17如何處理保險代理合同糾紛
2021-02-22泉州市農村拆遷補償如何計算
2021-02-23拆遷時土地證上的面積算嗎
2020-11-19人口安置補償費有多少
2021-02-28房屋拆遷補償計算標準及補償方式是什么
2020-1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