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的親屬立法開始于1950年5月1日頒行《婚姻法》,從此舊中國遺留下來的封建主義婚姻制度將被徹底廢除,而新民主主義婚姻制度將普遍實行于全國。”立法后,通過1953年全國范圍的貫徹《婚姻法》運動,使舊的婚姻家庭制度徹底崩潰,新婚姻家庭制度迅速建立起來,自主婚姻顯著增加,民主和睦的家庭大量涌現,婚姻自由、男女平等觀念深入人心。1980年9月10日修訂了《婚姻法》,使我國的親屬法制建設進入了一個新階段。修訂的目的,是將調整的重點由改革婚姻家庭制度轉移到穩定婚姻家庭關系,保障和發展婚姻家庭建設上來。但由于當時正值十年浩劫結束不久,法學領域撥亂反正的任務還沒有徹底完成,修訂《婚姻法》只在有限的程度上進行了修改和補充。2001年修訂《婚姻法》之前,學界醞釀進行重大修改,以制定《親屬法》或者《婚姻家庭法》為目標。但立法機關沒有采納學界的意見,僅僅對《婚姻法》進行了小范圍的修訂。增加了保證婚姻法基本原則實施的措施,增加了禁止有配偶者與他人同居,禁止家庭暴力的規定,增設了無效婚姻制度和可撤銷婚姻制度,明確規定夫妻共同財產的范圍確認婚前財產歸個人所有,明確規定夫妻感情破裂的法定條件,增加規定了違反法律的救助措施和法律責任。
新中國成立之后,在收養上實行習慣法。為了依法調整收養法律關系,專門制定了《收養法》,于1992年4月1日實施,并在1998年11月4日進行了重新修訂。
2003年8月8日國務院公布了《婚姻登記條例》,最高人民法院制定了一系列的規范性解釋,如《關于人民法院審理離婚案件如何認定夫妻感情確已破裂的若干具體意見》、《關于適用<婚姻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一)》和《關于適用<婚姻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二)》等。這些行政法規和司法解釋與婚姻立法一起,發揮了調整社會主義婚姻家庭關系,促進社會發展的重大作用。
我國現行《婚姻法》及其他親屬法規范存在較多缺陷和不足。這些問題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名不副實,《婚姻法》無法概括親屬法的全部內容。以《婚姻法》命名親屬法,沿用的是前蘇聯的立法模式,使調整親屬關系的法律的名稱局限于一個調整婚姻關系的名稱。更為嚴重的是,本來就屬于親屬法內容的收養問題,由于《婚姻法》命名的不適當,在立法時又使用了《收養法》的名稱,使《婚姻法》下屬的一個單行法在名稱上與《婚姻法》成了相并列的法律,損害了法律體系的內在邏輯性。
第二,自立門戶,將親屬法獨立于民法之外。在《婚姻法》立法之初,就否認了婚姻法的私法性質,將《婚姻法》獨立于民法之外,使之成為國家立法中一個獨立的基本法。親屬法與人格權法、合同法、物權法、繼承法和侵權法等同屬于私法的范疇,使用同樣的概念和共同的法理,是一個完整的民法系統。將《婚姻法》與民法相分離,使《婚姻法》成為一個獨立的法律部門,割裂了民法的有機構成,破壞了民法的整體性和完整性。
第三,以偏概全,將結婚離婚作為親屬法的基本內容。婚姻制度確實是親屬法的一項基本制度,但它不是親屬法的全部。從三部《婚姻法》的具體內容分析,盡管不同程度地規定了一些親屬法內容,但始終是將內容主要限定在結婚、離婚上,規定的主要內容幾乎都是結婚、離婚的條件和程序,使親屬法幾乎變成了結婚離婚法。
第四,簡陋粗疏,缺乏親屬法的詳細規則。簡陋粗疏是我國立法的通病,而在親屬法的立法上尤其如此。最主要的表現,是雖然也規定了一些親屬關系的規則,但很多重要的親屬制度諸如親屬的概念、親屬的范圍、親等、親系等,都沒有規定,使親屬法的基本規則沒有表現出來;對于親屬之間的身份權,如親權、配偶權、親屬權等,只有若干簡陋的規定,缺乏具體內容,以至于在理論上和實踐中都不認可身份權;對一些重要的親屬制度,如婚生子女推定、婚生子女否認、非婚生子女認領等,都沒有作出規定,使在實踐中處理這些問題無法可依。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買賣二手房自己簽的合同具有法律效力嗎
2021-03-02賠償委員會的組成及如何做出決定
2020-12-27p2p非法集資資金如何追回
2021-02-10標志設計的程序包括什么
2020-12-17已被執行的股權如何解除質押
2021-02-12離婚生父不同意可以改姓嗎
2021-01-03裁定移送管轄發生在什么時候
2020-12-16刑訴發回重審能用簡易程序嗎
2020-12-23仲裁制度的基本原則是什么
2021-03-08只有買房協議無房產證如何過戶
2021-01-20無房產證原件能否過戶
2020-11-25無故減薪算辭退嗎
2021-03-13什么是業主委員會,業主委員會成立的意義是什么
2021-02-09夫妻關系房產過戶需要什么手續
2020-11-12保密協議沒有保密費合法嗎
2021-01-18實習證明模板格式
2021-01-08勞動糾紛需要用到哪些法律
2021-01-19拖欠農民工工資單位沒錢怎么辦
2021-03-10投保人如果體檢不合格保費會退回來嗎
2021-01-23保險合同是如何構成的
2020-1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