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確實不致再危害社會并沒有一個統一的標準,在司法實踐中,可以參考的僅僅局限在犯罪情節,悔罪表現,是否具有法定的從輕、減輕條件,以及對被害方的賠償,和交納罰金上。完全憑審判當時的具體情況和法官的主觀判斷。這些情節確實是作為適用緩刑的重要依據,但卻很難保證每個案件都能達到準確適用緩刑,更難達到每個被適用緩刑的犯罪人都不再危害社會。這里存在的法外因素很多,如犯罪人為爭取寬大處理,假裝悔罪;其家屬為了能對其適用緩刑,積極賠償被害方;法官為了收取罰金,放寬緩刑適用的條件等等。所以,我們有必要在考慮犯罪情節和悔罪表現的同時,還要調查犯罪人犯罪前的一貫表現。任何犯罪都是犯罪人不良思想和不良行為在量上的積累達到質變的結果。因此,調查犯罪人犯罪前的表現,更有利于判斷是否存在再犯的可能,是否不用羈押,放在社會監督、考察并履行相應義務就可以改造好。正可謂“江山易改、本性難移”雖然古話過于絕對,但不無道理。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互聯網金融法律法規匯總(截至2015年10月13日)
2021-01-13履約保證金為什么不等同于違約金
2020-12-18買房交了定金怎么寫收據
2021-03-05工業廠房租賃合同
2021-02-01父母離婚誰是監護人
2021-01-04父母出資購房可以收回嗎
2020-11-24必須和勞動者簽訂勞動合同嗎
2021-03-20怎么簽試用期合同
2021-01-28實習期簽署勞動合同有效嗎
2021-02-17駕駛員實習期肇事是否應予理賠
2020-12-24醫療意外保險具體是什么
2021-03-22什么是貨運保險合同
2020-12-23如何訂立海上保險合同
2021-02-10保險理賠中對哪些事情要進行監督檢查
2021-03-18肇事逃逸保險公司拒賠案件
2020-12-27保險公司推定為全損車主可以賣車嗎
2020-12-22車輛自然災害險多少錢
2020-11-15保險代理人簽訂假合同保險公司應否擔責
2020-11-16傷害保險 AccidentalInsurance
2020-11-08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的意義是什么
2021-0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