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房糾紛普遍存在于現實生活中,學習如何處理商品房糾紛,掌握相應的法律常識購房者所需要的。本文主要分析了商品房的概念以及商品房所涉及的法律糾紛的處理方法等。最后還提出了商品房糾紛的十種情況,為遭遇糾紛的購房者提供正確的解決之道。
近年來,我國房地產業發展迅猛,但房地產的立法不健全,房地產市場機制也不健全,導致商品房買賣糾紛成為社會投訴熱點和關注焦點。本文在這一背景下解讀我國現行法的有關規定,就商品房買賣中涉及到的部分法律問題談談筆者的淺見。
一、商品房買賣的基本理論問題
(一)商品房的概念
廣義的商品房指所有作為商品上市交易的房屋,包括開發商建造的房屋、私有房屋、經濟適用房和房改房等。狹義的商品房指房地產開發企業建造的用于向社會銷售并轉移所有權的房屋。除非特別說明,本文所稱商品房是就狹義的概念而言。
(二)商品房買賣合同的概念及法律特征商品房買賣合同是指出賣人轉移在建或已建商品房所有權及相關財產權利予買受人,買受人支付價款的合同,是不動產買賣合同的最主要類型。
一般來說,商品房買賣合同具有如下法律特征:
1.標的物在法律上呈現出較復雜的形態。在我國,由于土地為國家所有,因此商品房所附著的土地權利并非所有權而是使用權。同時,隨著經濟發展水平的不斷提高,人民對居住環境的要求越來越高,高層住宅和住宅小區的出現,使商品房買賣合同的標的物不僅限于土地使用權與房屋,還包括了建筑物和小區的公用設施的所有權及使用權。
2.標的物財產權的轉移以登記為標志。是商品房買賣合同的主要法律特征。我國《合同法》第133條規定:標的物的所有權自標的物交付時轉移,但法律另有規定或者當事人另有約定的除外。《城市房地產管理法》第60條規定:房地產轉讓或者變更時,應當向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房地產管理部門申請房產變更登記。《擔保法》第41條規定:當事人以本法第42條規定的財產(主要為不動產)抵押的,應當辦理抵押物登記,抵押合同自登記之日起生效。可見我國立法對物權變動采登記或交付要件主義。就商品房買賣合同而言,其房屋所有權與土地使用權等財產權的轉移也應以辦理相關權屬變更登記為標志。
3.行政干預色彩相對濃厚。由于土地房屋類不動產價值較大,對國計民生影響甚巨,故各國法律對不動產買賣合同均有特別規制。在我國,由于土地為國家所有,加之國家對房地產開發過程的嚴格監控,對商品房買賣合同訂立和履行過程的行政干預尤為明顯,如對商品房預售合同采強制登記制度等。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醫院走失是誰的責任
2020-11-17法律援助申請人經濟困難證明表
2020-12-08取保候審期間是否停職
2021-01-27交通事故賠償有哪些費用
2020-11-17起訴離婚需要收集哪些證據
2021-02-04合同欺詐是犯罪嗎
2021-01-06醫療糾紛的防范與處理
2020-12-11土地糾紛告狀村委會是民告官嗎
2021-02-20試用期15天沒工資合法嗎
2021-03-10什么條件下可退回保險費
2020-12-08保險公司罰則中相關問題有哪些
2021-01-31什么是比例賠付
2021-03-10快速理賠是什么意思
2021-03-06保險“霸王條款”輸官司
2021-01-04以個人名義簽訂承包合同屬于家庭財產嗎
2020-12-31土地出讓合同的性質是什么
2021-02-19拆遷安置房如何辦理房產證呢
2020-11-19離婚時對拆遷補償是怎么分割的
2021-02-15違法建筑如何認定
2020-12-15成都房屋拆遷補償的法定標準是怎么樣的
2021-0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