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什么是持有、使用假幣罪
持有、使用假幣罪是指違反國家的貨幣流通管理制度,對明知是偽造的貨幣而仍然持有、使用,數額較大的行為。持有、使用假幣罪是選擇的一罪。所謂選擇的一罪,是指“刑法條文上規定了若干獨立的犯罪構成,既可以由一個犯罪構成成立一罪,也可由二個或二個以上的犯罪構成成立一罪”的情況。具體到本罪而言,就是說持有、使用都是獨立的犯罪構成,均可成立一罪,但也可以由兩者成立一罪。即本罪可以分解為三個罪名:持有假幣罪、使用假幣罪和持有、使用假幣罪。
從《刑法》的相關規定來看,本罪的主要特征是:
1、犯罪客體要件
本罪侵犯的客體是國家的貨幣流通管理制度,持有、使用假幣罪的對象是偽造的貨幣,包括人民幣和外幣,但不包括變造的貨幣。
2.、犯罪客觀方面
持有、使用假幣罪的客觀方面表現為涉案人具有持有、使用偽造的貨幣,數額較大的行為。關于持有、使用假幣達到何種金額為數額較大,根據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安部關于經濟犯罪案件追訴標準的規定,明知是偽造的貨幣而持有、使用,總面額在四千元以上的,應予追訴。即總面額達到四千元,就可能構成本罪。
3、犯罪主體要件
本罪的犯罪主體是一般主體,即年滿16周歲,具有刑事責任能力的自然人。
4、犯罪主觀要件
本罪在主觀方面出自故意,即行為人明知是偽造的貨幣而持有、使用。在這里,行為人對自己所持有或使用的假幣是否明知,成為區分罪與非罪的重要界限。因此,只要行為人明知是偽造的貨幣而持有、使用,數額較大的,無論其出于何種目的,都可以構成本罪。
二、持有、使用假幣罪會怎么判
對于已經涉案偽造、使用假幣罪的當事人及其親友而言,最為關心的還是持有、使用假幣罪會怎么判,下面我們再來看看《刑法》中對于持有、使用假幣罪的刑期的相關規定。
根據我國《刑法》第一百七十二條的規定,明知是偽造的貨幣而持有、使用,數額較大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處或者單處一萬元以上十萬元以下罰金;數額巨大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二萬元以上二十萬元以下罰金;數額特別巨大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并處五萬元以上五十萬元以下罰金或者沒收財產。
通過對上述法律規定的了解,我們對持有、使用假幣是否構成刑事犯罪,持有、使用假幣罪會怎么判有了一定的初步了解。在現實案例中,持有、使用假幣罪往往和偽造貨幣罪、運輸假幣罪、出售假幣罪得罪名發生牽連,涉案人是一罪還是多罪,是此罪還是彼罪,往往需要專業的視角才能區分清楚。且持有、使用假幣罪中涉案人對持有、使用的假幣是否明知,需要收集相應的證據才能進行有說服力的論證,因此對于涉案人,筆者的建議是最好委托專業律師為自己辯護,保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公司股權變更后多久可再次變更
2021-01-31連帶與按份共同保證的概念是什么
2021-01-12什么財產作為抵押物需要辦理抵押物登記
2021-03-05請求交通賠償需準備的材料
2021-01-032020最新交通事故訴訟代理詞怎么寫
2021-01-31管轄異議有時間限制嗎
2021-02-10申請強制執行收費標準
2021-03-22拖欠物業費多少會被起訴
2021-02-18工會法人未變更前勞動關系是否有效
2021-03-17房子在訴訟當中可以抵押嗎
2020-12-10學生在學校受傷班主任有責任嗎
2020-12-03抵押貸款中抵押物的范圍有哪些
2020-12-30單方終止勞動合同關系是否繼續存在
2021-02-05競業限制僅約定責任是否有效
2021-03-24企業合并 勞動關系轉移
2021-02-17勞務派遣能否約定競業限制
2021-02-02產品責任險與公眾責任保險的比較
2021-02-20海洋貨物運輸保險條款及險別
2021-01-27保險合同訂立的原則和程序
2020-12-29法律對人身保險的投保人是如何規定的
2021-0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