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納稅人和扣繳義務人是偷稅罪的主體。
依刑法第201條規定,偷稅罪的主體是特殊主體,包括納稅人和扣繳義務人。依《稅收征收管理法》第4條,納稅人指法律、行政法規規定負有納稅義務的單位和個人。扣繳義務人指法律、行政法規規定負有代扣代繳、代收代繳稅款義務的單位和個人。所有符合規定的單位或個人都可以成為本罪的犯罪主體。另外,于國家機關、國有企業、事業單位、人民團體外,據1999年6月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單位犯罪案件具體應用法律有關問題的解釋》第1條,只有具備法人資格的獨資、私營的公司、企業、事業單位才能成為單位犯罪的主體,而個人則是指個體經營者,不具有法人資格的私營企業、事業單位以及其他個人。
2)代征人不能成為偷稅罪的主體
代征人是接受稅收機關根據國家有關規定所作的委托,按代征證書的要求,以稅務機關的名義依法代征少數零星分散的稅收的單位。
現行刑法中偷稅罪的主體只規定了納稅人和扣繳義務人,沒有規定代征人,根據罪刑法定原則,代征人不應成為偷稅罪的主體。
3)稅務代理人能否成為偷稅罪的主體需要根據具體情況分析。
稅務代理人是受納稅人、扣繳義務人的委托在法律規定的代理范圍內,代為辦理稅務事宜的單位或個人。稅務代理是屬于民事代理中的委托代理。具體情況分析如下:
A種情況:委托人授權稅務代理人全權處理稅收事務,則其偷稅行為應視同委托人偷稅,是單位犯罪,稅務代理人成為偷稅直接責任人員而應予處罰。
B種情況:委托人在提供虛假的應稅事實后授權稅務代理人全權處理稅收事宜,代理人按虛假的事實進行稅收代理,仍構成委托人偷稅,責任也由委托人自負。
C種情況:委托人授權稅務代理人全權處理其稅務事宜。如委托人向稅務代理人提供的各項應稅事實資料無誤,但稅務代理人單方采取虛假申報等法定偷稅方式不繳、少繳稅款,在事后又為委托人所追認,那么委托人已追認其隱瞞改變應稅事實的效力,委托人構成偷稅,稅務代理人構成共同犯罪。
D種情況:如果稅務代理人偷稅且將所偷稅款私自據為已有而不告之委托人,則稅務代理人構成詐騙罪而非偷稅罪。
4)承包、租賃、聯營、掛靠等經營方式中,雙方都有可能成為偷稅罪的主體。
在承包、租賃、聯營、掛靠等經營方式中,應根據具體的承包、租賃、聯營、掛靠合同或協議規定,將依合同或協議規定的負有納稅義務的一方視作納稅人,而將負有代扣代繳稅金的一方視作代扣代繳義務人。如果其中一方未履行納稅或代扣代繳稅金的義務,當然能構成偷稅罪的主體。如果雙方約定不明,或者約定違反了法律的規定,則可能構成共同犯罪。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醫療糾紛判決有異議多久時間內申訴
2021-03-19連帶責任一般賠償比例
2020-11-26人身損害賠償包括的項目、計算標準和計算方法
2021-02-09集資房房子確權是什么意思
2020-11-20北京樓市調控細則15條正式出臺(全文)
2020-12-23選擇保險有哪些基本原則
2021-01-22<保險法>之財產保險部分學習摘要
2021-03-17怎樣才能用仲裁方式解決保險合同糾紛問題
2021-01-09保險提醒、說明義務嚴格,保險人說明義務的履行標準是什么
2021-02-10新型人身保險產品是重要的創新
2021-03-05疲勞駕駛出車禍保險賠嗎
2021-01-24保險加保保全什么意思
2021-01-17財產保險公司保險條款和保險費率管理方式
2021-02-21《人身保險新型產品信息披露管理辦法》有關條文的細則釋義
2021-03-01我國巨災保險立法模式探討
2021-01-26甘肅省校方責任保險管理工作暫行辦法
2021-02-26什么是自留保費
2021-01-18投資連接險:不要在一棵樹上吊死
2021-02-15保險公司
2020-12-18什么是農戶承包地使用權流轉
2020-1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