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競業限制發生爭議需要先仲裁嗎
競業限制糾紛屬于“勞動爭議”中的“競業限制糾紛”,用人單位應先申請勞動仲裁,對仲裁結果不服,任何一方可向法院提起訴訟。
如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在勞動合同中規定了保密義務或競業禁止義務,那么,保密義務或竟業禁止就成為勞動權利義務內容的一部分,如果原用人單位與勞動者之間因履行該條款而發生的糾紛,應屬于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的受理范圍,用人單位可以向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對此,競業限制爭議根據《勞動和社會保障部辦公廳關于勞動爭議案中涉及商業秘密侵權問題的函》(勞社廳函1999]69號)規定:勞動合同中如果明確約定了有關保守商業秘密的內容,由于勞動者未履行,造成用人單位商業秘密被侵害而發生勞動爭議,當事人向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的,仲裁委員會應當受理,并依據有關規定和勞動合同的約定作出裁決。其次,如果勞動者違反競業禁止義務,自營或參與他人經營同類營業,并使用或許可他人使用用人單位的商業秘密時,用人單位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侵害商業秘密的訴訟。
二、關于競業限制的法律規定
《勞動合同法》
第二十三條?保密義務和競業限制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可以在勞動合同中約定保守用人單位的商業秘密和與知識產權相關的保密事項。對負有保密義務的勞動者,用人單位可以在勞動合同或者保密協議中與勞動者約定競業限制條款,并約定在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后,在競業限制期限內按月給予勞動者經濟補償。勞動者違反競業限制約定的,應當按照約定向用人單位支付違約金。
第二十四條?競業限制的范圍和期限
競業限制的人員限于用人單位的高級管理人員、高級技術人員和其他負有保密義務的人員。競業限制的范圍、地域、期限由用人單位與勞動者約定,競業限制的約定不得違反法律、法規的規定。在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后,前款規定的人員到與本單位生產或者經營同類產品、從事同類業務的有競爭關系的其他用人單位,或者自己開業生產或者經營同類產品、從事同類業務的競業限制期限,不得超過二年。
從以上法律規定我們可以知道,競業限制發生糾紛也是屬于勞動爭議的范疇,自然就應當先走勞動仲裁的程序。如果過仲裁仍然不能解決,則應該通過法院訴訟來處理。如果您還需要更多這方面的協助,請到律霸網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撞傷死一人就構成交通肇事罪嗎
2020-11-25股權質押和土地抵押能同時嗎
2020-11-30企業債權債務分析
2020-12-02夫妻離婚后因為共同債務發生糾紛怎么處理
2021-02-20訴前調解要注意什么
2021-01-30不動產權證和不動產權證書怎么過戶
2021-03-15仲裁裁決的效力怎樣
2020-12-07撫恤金第二順序是等額繼承嗎
2021-03-18工程停工買賣合同可否解除
2021-01-18公司不履行貿易合同怎么辦
2021-03-25回購房要點有哪些
2020-12-26女職工哺乳期可以出差嗎
2020-11-29免責條款有哪些內容
2021-03-16什么是勞動爭議仲裁管轄
2020-11-25交通事故中一方逃逸保險公司應怎樣賠償
2021-01-05保險合同格式條款的效力
2021-01-15還貸保證保險合同的訴權之爭
2021-01-16社會保險嚴重失信人名單會被公布嗎
2021-03-14開車故意犯罪保險公司會不會理賠
2021-03-25車禍傷殘理賠項目有哪些
2021-0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