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勞動爭議案件的幾種類型
1、歷史遺留問題引起的勞動爭議案件。主要表現為因政治運動、計劃生育等被用人單位除名、終止勞動關系的。這類案件的歷史背景復雜,年代久遠,政策性強,證據收集困難,處理難度較大,當事人工作難做,上訪人員較多。 2、因社會轉型、企業改制等引起的用人單位開除、除名、辭退或...
主動辭職不用支付違約金
單位遲遲不給簽勞動合同將賠付雙倍工資;炒老板魷魚可以不再賠違約金;簽約兩次之后再續約必須簽訂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超過一年不簽約的,自動視為與勞動者簽訂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明年1月1日《勞動合同法》施行之后,這一切都將成為現實。 參與了該法起草工作的勞動法權威黎...
企業規章制度在處理勞動爭議案件時的重大作用
依法制定規章制度是每一個企業的權利和義務,一套合法有效的規章制度可以在企業與勞動者出現勞動爭議時,為企業提供重要保障。《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勞動爭議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19條規定:"用人單位根據《勞動法》第四條之規定,通過民主程序制定的規章制度,不違反國...
勞動者的合法權益有哪些?
勞動者的合法權益,是指勞動者在勞動過程中依法享有并得到法律保障的權利。在我國,勞動者享有廣泛的權利,諸如就業權、簽訂勞動合同權、勞動報酬權、休息休假權、勞動安全衛生保護權、職業培訓權、獲得社會保險福利權、提請勞動爭議處理權等。除上述權利外,勞動者還有其他法定權利:...
用人單位應對支付勞動報酬舉證
裁判要旨 在勞動爭議糾紛案件中,勞動者與用人單位之間因是否已經支付了勞動報酬而發生爭議的,根據舉證責任分配規則,應由用人單位承擔舉證責任。否則用人單位應當承擔敗訴風險。 案情 張*國于2004年3月至11月在如皋市**建筑裝潢有限公司(下稱**公司)工作。200...
用人單位應承擔逆向勞動力派遣產生的相關責任
裁判要旨 “逆向勞動力派遣”是一種借用勞動力派遣名義,逃避法律責任的反向勞務派遣方式。在形式上,其顛倒了派遣單位與接受單位的關系,勞動者就是實際用人單位(接受單位)招聘的,勞動者與實際用人單位之間存在真實的勞動關系,由此引發的勞動爭議,其后果應由實際用人單位承擔...
對勞動爭議案件處理的幾點思考
內容提要:當前勞動爭議案件逐年增多,但相關的法律、法規、司法解釋不規范、不健全,人民法院審理該類案件的壓力越來越大,筆者就該類案件的類型、適用法律、法規等方面談幾點粗淺看法。 關鍵詞:勞動爭議處理思考建議 勞動爭議是指勞動關系當事人之間因勞動的權利與義務發生分歧...
勞動者最容易出現承擔責任的情況
一、關于培訓協議及服務期約定 《勞動合同法》第二十二條規定,用人單位為了對勞動者進行專業技術培訓、支出培訓費用的,可以與該勞動者訂立協議,約定服務期。勞動者違反服務期約定的,應當按照約定向用人單位支付違約金。 這種情況應該比較容易理解。用人單位為了培養一名成熟的...
辭職遭拒應該如何進行仲裁
該起勞動爭議仲裁案是**航空公司今年發生的第三例飛行員因辭職問題將單位訴至勞動仲裁機構的案件,而全國民航公司類似案件已有六十余起。此案五百余萬元的索賠金額目前在全國勞動爭議案中也是罕見的。 魏某1986年從飛行學院畢業后,成為**航空公司的一名飛行員,1996年...